水泥业占我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4%,如何让其减碳是未来净零重要工作,业界也已开始推动低碳水泥或制程减碳,但却遇到法令与货物税障碍。水泥双雄台泥、亚泥今天在一场净零碳排论坛上,同声对政府提出两大呼吁,要求松绑水泥掺料与替代燃料比例规范,同时改正低碳水泥反课过高货物税的不公平现象。
目前水泥以卜兰特水泥(普通水泥)为大宗,每吨会产生高达800公斤的二氧化碳。亚泥近年已领先开发出墁砌水泥,可较卜兰特减碳15%,今年更开发卜兰特石灰石水泥,也可减碳12%,更已外销美国。接下来,亚泥还要开减碳达46%的三元混合水泥,预计3年后可面市。
台泥则是推动把事业废弃物、稻杆、废木材等拿来取代水泥原料、制程燃料使用,达到水泥减碳目的。
亚泥副总张志鹏表示,墁砌水泥将来在台湾很有机会,卜特兰石灰石水泥外销美国后,也会回头来看国内市场怎么推广。
但水泥业力推减碳的低碳水泥,却遇上僵硬的法令与税制障碍。张志鹏表示,我们水泥有课货物税,其他国家乎没有。且目前一般较高排碳的卜特兰水泥,货物税每吨是320元,但其他低熟料占比的墁砌水泥、混合水泥,货物税因归在其他类水泥,每吨440元,反多出120元。这不利于低碳水泥推广,对业界走向净零相当不利,应调降其货物税。
其次,张志鹏点出,公共工程施工纲要规范规定混凝土使用水硬性混合水泥时,不得再添加其他矿物掺料等内容,这也应加以检讨,毕竟政府应带头使用低碳水泥才对。
这点台泥副总王建全亦持相同看法,说台湾水泥排碳高是受到很多标准规范,像公司在非洲投资水泥厂有使用新型锻烧黏土,排碳可少到40%、50%,为何在台湾不行?因为无材料可用,「减碳不是喊口号,没材料就算想替代也替代不了,所以要因地制宜。」
王建全指出,欧盟水泥业2017年替代燃料是使用率就达到46%,台湾这方面要如何达到?过去CNS 61水泥国家标准,还规定卜特兰水泥总添加物必须小于5%,去年终于放宽到10%,是很大前进。但这个规范中的氯离子含量添加物仅允许240ppm,不仅小于日本的350ppm,更远低于欧盟的1000ppm,必须再放宽,才能在水泥中多使用替代性原料燃料。还有,替代燃料的审批过程也还要再优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