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为工业大城,工业碳排逾8成,高市府为迈向2050净零目标,成立「产业净零大联盟」依钢铁、石化、电子、能源、循环经济5大业别,透过产业龙头、国营企业以大带小方式分享减碳技术及成果,加速产业转型步伐,期待减少碳排降低空污。
高市环保局指出,第1批列管碳排放源共计48家,占本市排碳量71%,未来预计纳管的第2批碳排放源44家,占高市排碳量4%,合计列管数已达75%排碳量。
因减少碳排与减低空污密不可分,高雄市于今年6月20日成立「产业净零大联盟」,集结5大产业龙头及业者,藉由大排放源分享减碳技术,包含钢化联产、碳捕捉再利用(CCU)、氢能冶炼等先进技术,并将以工作坊及小组会议形式,依制程及产业别各别研拟减碳方法并追踪进度,并将扩大碳盘查工作,辅导业者建立排放清册,建构碳资产管理能力,协助业者面对低碳衝击。
此外,环保局要求辖内固定源污染量占比前80%的30大工厂,投入635亿经费进行设备及制程改善,预料将可减少空污排放1万4804公吨,并可提升能源效率,转换低污染燃料,进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高雄市同时拟定「净零城市管理自治条例(草案)」内容包含用电户创电、产业园区使用绿电、扩大产业碳盘查与减碳辅导、开发行为增量抵换等,环保局也于近期邀请各事业单位、产业工会代表讨论,凝聚共识。
高市环保局长张瑞珲指出,高雄市将以能源、产业、生活、社会等4大转型措施为架构,订定4大目标及18项策略,能源转型期望降低电力排碳系数,产业转型期望打造低碳产业链,生活转型建构民眾净零生活模式,社会转型协助弱势,不遗落任何人,期待透过携手产业、民眾共同迈向2050高雄净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