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人神鼓创办人刘若瑀、艺术总监黄志群,在2002年带领团员到西藏转山的经验,因高山缺氧寸步难行,在死里逃生,如今20年过去,团队运用5G科技,将这段经验转换成作品《转山》,挑战金瓜石地质公园本山矿场的实境演出画面,远端传送到戏剧院舞台,进而达到异地共演的效果。
刘若瑀说,《转山》是一个隐喻,却也是一个真实的经验,「20年前在冈底斯山转山途中,当我们行至最高处近6000公尺,大风雪中举步艰难地在高山峻岭上寸步难行时『奇蹟』突然出现。某个瞬间自己忽然身轻如雁,如履平地,飢饿寒冷的恐惧全部消失。是谁救了我?是谁在绝地中成为我平静安祥的心灵。是信仰的力量吗?是坚定的态度吗?是诸神之地相应的磁场吗?也许『奇蹟』本就在每一个人自己的身上,在我们最艰难困顿的时候与神合一的机会中。」
刘若瑀表示,这部作品从当代时空出发,「优人在2002年到西藏冈底斯山转山的经验对我们衝击非常大。旅途中我们强烈感受到让藏人在如此险峻的环境之下能存活下来,是信仰的力量,也真的必有神蹟,地球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显然已经超越了人类的知识与能力。我们的内在强烈的需要一个出口,需要一个可以让我们『转换』的机会,需要一个神蹟出现。」
西藏转山的典故是源自于人们相信,绕着神山转行可以洗涤一生罪孽,也视其为对大自然及神山敬畏的具体表现,优人神鼓20年前曾走过这趟神圣之旅,险峻的山路,无垠的高原,翻车惊险余悸犹在,高山缺氧寸步难行,冰封大雪无处遮掩,靠风马旗护佑,栖身崖壁熬过雪茫刺骨不见五指的黑夜,所触所感烙印心性成为《转山》的创作泉源。
面对首度挑战5G科技应用,艺术总监黄志群表示,5G时代的来临,的确让艺术家在创作上有了新的尝试点,「它近乎零秒差,使得平行的二个时空,有了交会的可能性,这是当代科技的魔法力量。」
回想二十年前的转山之旅,黄志群有感而发,「转山之行,因为没预料到每个人的身心条件而经歷了死生之际,至今仍记忆犹深。如今当下疫情未歇,人心不安,未来也不敢忖测,在此刻把二十年前的转山境遇转化为作品,颇有互为打气之勉。如同中世纪一位传教士艾卡特说,『卑微如一只蚤子,也具有在宇宙间的地位』,更何况这次的新冠病毒,他的存在一定有其宇宙间的地位价值,甚至启示。」
演出将于9月2日至4日在台北国家戏剧院、9月10日至11日在高雄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10月22日至23日在台中国家歌剧院登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