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产生一次性垃圾,减轻环境负荷,环保署订定「行政机关、学校减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装饮用水作业指引」,要求所有行政机关最迟在今年12月31日后不得提供免洗餐具、包装水及一次用饮料杯,盼以此逐步带动民间,但也有部分政府单位会议时乾脆不发便当。
据统计,去年一般废弃物量达1044万余吨、平均每人每日一般废弃物产生量达1.175公斤,双双创下有统计以来新高,垃圾减量问题迫在眉睫。
依该指引指出,一次用产品定义包括免洗餐具及包装饮用水(含杯水、瓶装水或饮料)、各类材质一次用饮料杯等。
据环保署统计,截至今年7月为止,全台8116个行政单位中仅有1047个已填报上路日期,显示多数仍在观望,环保署资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会组长连奕伟表示,指引明确提及,无论有无提报与否,最迟都要在今年12月31日前实施,为了方便民间企业跟上政府机关脚步,地方环保局处也调查辖内可提供环保餐具的店家在「一次用产品源头减量宣导网」,目前共有600多家。
连奕伟坦言,部分如偏乡等区域不易找到有提供环保餐具的店家,如果因为找不到可以配合的餐饮业者而无法执行减少使用一次用产品相关措施,或有其他须使用一次用产品之特殊情形时,该指引也要求应经过机关首长或其授权人员同意才能使用一次用产品,盼鼓励政府机关带头做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