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布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高于市场预期,市场预估联准会(Fed)恐积极升息,带动美元指数大涨1.4%、创下2020年来最大涨幅,引发亚洲货币沉重卖压。美国财经媒体指出,新兴亚洲国家的外匯存底急遽减少,市场忧心各国央行缺乏阻贬货币的银弹,亚币恐有续贬风险。

美国通膨压力爆表,市场预期美国联准会(Fed)继续升息,衝击亚币全面跳水,包括新台币贬破31元至3年低点、日圆再度叩关145价位逼近24年低、韩元再探13年新低等。

美国财经媒体报导,渣打银行数据显示,大陆除外的新兴亚洲国家,外匯存底覆盖月数已降至约7个月,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年初该指标为10个月,在2020年8月时更达16个月,代表开发中市场的阻贬火力正在减弱。

渣打东南亚外匯研究主管Divya Devesh警告,新兴市场外匯存底枯竭,此恶化趋势显示,这些国家的央行,未来干预稳匯的效果将更为有限。

数据显示,泰国外匯存底占国内生产毛额(GDP)的比例降幅最大,其次是马来西亚与印度。渣打指出,印度可用于进口的外匯存底跌至9个月,菲律宾8个月,韩国剩7个月,印尼6个月,马来西亚则不到4个月。

报导提到,新兴亚洲国家外匯储备下降的原因,还包括强势美元下,央行所持有其他货币币值缩水的因素。

#亚币 #外资 #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