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民进党参选人陈时中选战策略状况百出,选举行程凸槌、荒诞造假情况一堆,被媒体称是「重新定义何谓负面选战」。文化大学广告系主任钮则勋认为,陈时中的选举战略已出现「三大问题」,如果再不调整,只会不断加深民眾的负面印象,最后不仅丢失年轻族群的票源,更会失去中间选民的支持。

论及陈时中竞选策略的「三大问题」,钮则勋表示,首先是「逆人设导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钮则勋分析,之所以有此情况,在于陈时中团队发现民调在年轻选票落后,因此想做一些Kuso或自认创意的「类年轻」操作,但当中诸多做法被认为是譁眾取宠,甚至扯出风暴,拉不到年轻票,原本应强化的指挥官人设,比如说沉稳、专业、经验、临危不乱、能够应付危机、抗压性强等能够吸引中间选民的特质,几乎没有被表现出来,因此无法拓票中间选民,也吸纳不到年轻族群选票,等于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

至于第二个问题,钮则勋认为是「接连犯错,可能导致负面印象累积」,主要在于陈时中阵营接连错误不断,因此就选战策略上来说,在对手没有战术错误时,陈时中便有可能被放大错误而失分。另外,特别是小错不断的累积,也可能导致负面印象不断深化,从而失去广大的中间选民支持,沦为只能巩固基本盘。

钮则勋指出,第三个问题为「接连的错误可突显竞选总部功能失调」,当中不只是团队纵向及横向联繫及磨合出状况,再来就是庞大的立委或是议员策士团功能仍未发挥,还有可能是陈时中身边没有真正了解他,无法精确传达指令并要求贯彻,缺乏让团队人员愿意主动配合的左膀右臂。

钮则勋说,上述三大问题若未解决,陈时中团队进程便只能像跳探戈一样,「进一步退两步」,照这样的路径发展下去,蒋万安或黄珊珊就可能已经达阵得分了。

#陈时中 #钮则勋 #负面 #台北市 #九合一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