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隆表示,面对大国博弈新趋势和地区安全新格局,西方一些政客学者依附于「民主对抗威权」叙事,在冷战思维的禁锢下,不断透过有色眼镜评判上合峰会及其议程。首先是质疑派,认为上合组织此轮扩员在时间节点上与北约吸纳瑞典、芬兰的「北扩」进程重迭,指责上合组织定位发生改变。其次是唱衰派,认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有些矛盾难以调和,不断扩员将影响上合的治理效能。再者是污名派,强行给上合贴上「反西方集团」等标籤,臆想上合将构筑与西方分庭抗礼的欧亚格局。

赵隆分析,实际上,上合组织的合作吸引力、内部凝聚力、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创新力等内生特质,才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

一是理念创新激发合作吸引力。本次峰会东道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强调,上合组织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关键,在于其不结盟、开放、不针对第三国或国际组织,平等和尊重各国主权,拒绝干涉内政等原则以及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多边合作的理念。

二是独特定位彰显内部凝聚力。上合组织诞生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21世纪初期,深化睦邻友好关系、巩固地区安全稳定、谋求共同发展成为其与生俱来的定位,这与作为「冷战遗留」的北约存在根本差异。

三是结构互补凸显核心竞争力。在地缘层面,上合组织通过扩员实现了从「中亚核心区」向南亚、东南亚和西亚的逐步延伸,代表性不断提升。在功能层面,上合组织从单一的边境互信机制拓展为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四大支柱的综合平台。在主体层面,以开发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的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歷史文化等方面各具优势,形成高度互补的成员结构。

从结果来看,上合成员国贸易总值20年间增长近100倍,占全球贸易总值的比重从2001年的5.4%增长至2020年的17.5%。2021年,上合成员国(包括伊朗)的GDP总量达到23.5兆美元,接近全球GDP的1/4。

四是需求导向孕育持续创新力。针对多边对话需求,上合组织构建了包括元首理事会、政府首脑理事会、外长理事会等多层定期对话机制。针对地区安全需求,上合组织禁毒中心、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综合中心、资讯安全中心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中心,「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组」也为阿富汗战后重建发挥建设性作用。针对经济发展需求,上合组织不但为成员国的经贸合作搭建平台,还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推动方,并探索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乌兹别克斯坦—上合组织工业区等创新合作实体。而针对世界能源、金融、产业格局的新变化,组建「上合能源俱乐部」「上合开发银行」,制定「上合供应链稳定计画」等设想也可能在未来合作中得到关注。

#上合组织 #成员国 #上合 #地区 #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