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大地震造成台中市和平区泰雅族三叉坑部落房舍几乎全毁,政府当时要求灾民离开原居住之灾区土地,而政府将价购非灾区土地来安置灾民,并进行建地移转登记。然而多数居民迄今仍未取得建地之土地所有权,甚至发生建地遭外流、法拍之情形发生。

三叉坑921重建自救会今天在立法院召开记者会,向原住民族委员会及台中市和平区公所要求将重建屋座落建地所有权确实转给族人,让族人可以免于遭他人驱赶的恐惧,并且调查本案行政疏失,三叉坑重建迁住案是否有公务人员怠忽职守或不法勾结之情事?

三叉坑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林俊祥说,23年前三叉坑遭受强烈的地震,之后政府以积极重建,但后来有很多遗憾,就是当时重建部落有许多土地未完成当初重建的规划,也就是移转给部落居民,导致了23年后现在的问题,部落有多户虽然地上物是自己的,但土地所有权却是别人的。

法扶原民中心律师林韦翰指出,政府执行「原住民聚落重建计画」时,没有将重建区的私人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留下几笔大块土地仍为私人所有,就透过抽籤程序分配给受灾户作重建使用;分配后,更未依重建计画内容将建地所有权分配与受灾户,使得多数受灾户在重建屋住了17年,却没有建地所有权。

林韦翰说,从去年开始,更有外人透过法拍程序取得建地,要求受灾户用高价购买土地,不然应限期迁离,这些行政疏失均不能以「前朝的事」推卸责任,政府应受到重建计画的拘束,依照当时之承诺,将重建用地全部取回并分配给受灾户。

东华大学民族事务与发展学系副教授黄盈豪指出,三叉坑的土地流失背后,其实是原保地借名登记合併官僚失职的复杂议题,在九二一的当下,过去灾后紧急救援和重建的焦点都在天然灾害如地震、风灾、土石流,三叉坑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新型态的灾难,也就是官僚致灾,从气候难民到政治难民的过程。

#建地 #重建 #三叉 #受灾户 #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