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讯》报导,今年,生技股投资人普遍心情很好;截至9月8日,加权指数下跌近20%,上市与OTC生技医疗指数却都逆势上涨约12%,独领各类股风骚。然而,9月6日与7日2天,因为生技股市值第二大的北极星-KY连杀两根跌停板,拖累其他指标股,让市场开始居高思危,生技股衝过头了吗?

《财讯》报导指出,保守派始终有两个忧虑,第一,生技股打着政策支持的旗号,近几年产业营业额节节高升不假,但是以127家上市柜生技公司来看,去年税后净利约219亿元,占所有上市柜公司的比率仅0.5%。今年上半年,生技股市值前5大,就有药华药、北极星、高端3家处于亏损,股价高挂,但获利尚未跟上,投资人的耐心能持续多久?

隐忧:指数超涨与获利能力

第二点,从当年浩鼎事件的2016年到2021年间,生技股净利成长1.7倍,挂牌阵容也更庞大,所以,生技指数已经往当时的高点靠拢;再者,以周线收盘价来看,2020年3月疫情低点迄今,台股大盘约上涨57%,上市生技医疗指数涨55%,OTC生技指数更是大涨1.57倍,相对于美国NBI生技指数同期间仅上涨25.5%,若说要还台湾生技股被冷落多年的公道,也算还了。

也因此,《财讯》分析,北极星跌停板的那两天,生技股嗅到浓浓的警觉味道,增添保守派的底气。

只是,后来的事实,并不是朝保守派预期的那样走。9月8日中秋假期前,北极星的一根涨停板,化解前2日跌停板的忧虑,不仅让整体生技股又热血沸腾,也确保生技指数站稳月线,多方表态意味浓厚。

「以前的生技股单纯玩梦,现在是既有梦,也有基本面的支撑,整个产业持续有好消息出来。」一位生技股大户认为不应纠结指数涨幅,他说,前几天的杀盘确实是部分大户意识到涨多了,所以先获利了结,但是,「从指标股的券商进出看来,例如大摩、美林、凯基台北等等,至少在中秋节前3天的动盪期间,同一个券商进出不同的生技公司,代表钱还是摆在生技股,只是部分获利了结换标的。」

《财讯》报导指出,大户也不否认,生技股虽然跟经济景气的关联度较小,但是今年也确实涨多,所以对他们这些大赚的投资人来说,收回资金成本是合理的。「不过,现在电子股气氛肃杀,航运股也不行,看来看去生技股还是比较有题材,所以仍会把赚来的钱再回补一些。」只是,因为是拿获利来回补,所以力道也许不如之前。

文章来源:财讯双周刊
#浩鼎 #药华药 #生技股 #财讯 #北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