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坚信,尽管中美两国依存度会减低,但两国不可能完全「脱鉤」。美国一部分人当然想全面「脱鉤」,但是,中美之间是否「脱鉤」不是美国、更不是想要「脱鉤」的力量说了算。中国在任何一个领域,比如核武器、航太、新能源、人工智慧等,有了发展,别国就会来参与。这取决于中国原创技术的能力和进展。
郑永年称,不要只看到政治阻力,还要看到资本动力。拿晶片来说,在没有政治操弄下,是符合市场供需状态。如果中国晶片市场没有了,美日韩甚至台湾的企业都会遭受巨大损失。技术逻辑跟政治逻辑不一样,现在多讲政治逻辑,但不能忽略技术逻辑。
现在,中国一些「卡脖子」领域较受影响。这是客观现实。因为中国之前「爬」得太快了,美国在「山顶」设置障碍不想让中国往上「爬」。但说不定可以另辟蹊径,从山的另一面上去。显然,一个开放的中国不仅不会放弃这座山,更会作出更大贡献。
郑永年认为,中国没有称霸想法,更没有伤害美西方的主观意愿。向世界出口的是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是有获得感的东西,不是像美国那样输出「民主」。从资本的本性来说,哪有什么动机离开中国?不仅因为中国的市场大,更重要的是中国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所以要有信心,只要中国足够开放,外资不仅不会走,还会更多地进来。
郑永年强调,归根结底,还是要巩固基本盘,并补齐短板。今天,处在新的世界经济周期里,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去引领这个新周期?如果说前面一波全球化,中方是积极的参与者,那么下一步需要引领全球化。
中方有强大的政治意愿。这些年美国搞经济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中方则一直在提倡深度开放,搞真正多边主义。中方有物质基础,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方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圈、海南自由贸易港都是开放的经济区域,RCEP已经生效,也正式申请加入CPTPP。
郑永年强调,美国把中国看成世界上唯一有意愿有能力构成挑战的竞争者,但是中方要表明,中方的目标不是打败美国,而是继续推进全球化,并且有能力有意愿来引领下一波全球化。所以美国搞「脱鉤」时,中方坚决反「脱鉤」。当美国要把中方赶下山时,要告诉美国人,这座山不是你的,而是世界的,而且中方对这座山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