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俄罗斯向欧洲提供天然气的北溪1号与2号管道日前发生爆炸,极可能是遭到人为破坏,由于寒冬将至,原已出现能源及天然气短缺的欧洲随即引爆恐慌。各方也都在猜测是哪一个国家在这种时机下这种毒手,大多数分析都从「谁获益」的角度切入,归纳起来不出美国、俄罗斯与波兰这3个国家。不过,由于事关极为复杂的美欧关系与俄乌战争,除非发生什么意外,这次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的真相可能永远无法大白于世。
本月26日丹麦与瑞典海事局接连宣布北溪1号与2号共3条管线发生天然气泄漏,周边国家还监测到爆炸引起的震动,强度约在规模2-3。德国、丹麦、瑞典与管道供气方俄罗斯正在就事故原因展开调查,各方均认为是遭到蓄意破坏,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誓言将做出最强烈回应。
北溪1号有2条管线,从俄罗斯维堡(Vyborg)穿过波罗的海到德国格莱斯瓦尔德(Greifswald)上岸,建成于2011年,每条管线一年可向欧洲提供275亿立方米天然气。北溪2号与1号线平行,于去年建成并进行测试。不过今年德国受到美方压力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北溪1号的2条管线减半供气,2号则停止启用程序。
北溪管线透过德国向欧洲十多个国家供应天然气,遭到断气与减少供应量之后,早已引起欧洲国家能源价格大涨,同时也担忧今年冬天能源短缺问题可能会很严重,现在3条管线都无法使用,维修可能要数个月才能完成,已赶不上冬季供暖,因而引发欧洲各国的恐慌。
现在议论最多的除了如何解决冬季能源问题外,就是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幕后黑手是谁,虽然眾说纷纭,但美国、欧洲反应都很谨慎,认为这种破坏行动「不符合各方利益」,俄罗斯说此事「令人担忧」,乌克兰则指控是俄罗斯干的,目的是要胁欧洲对乌克兰施压。
不过网路与媒体上却引起各种猜测,其中最广为传播的是《美国广播公司》(ABC)有关拜登今年2月一段记者谈话的报导,当时拜登说,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国保证会结束北溪2号管线。另外一则是波兰前国防部长、前副外长、也是现欧洲议会议员西科斯基(Radoslav Sikorsky)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北溪管道泄露的图片,还配上文字:「谢谢你,美国」。俄外交部认为,西科斯基明显透露是美国破坏北溪管线,目的是对普丁施压,如果想恢復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就被迫要与乌克兰和波兰谈判。
但是分析人士也认为,现在想要谈判的应该是普丁,战事不利让他一筹莫展,搞完乌东公投后,他必须找个台阶下来,掐断天然气供应是对欧洲施压,让欧洲逼迫乌克兰走上谈判桌。不过,业者估计修復北溪管线可能要数个月时间,现在停供天然气是个狠招,今年冬天之前会赶不及供应让欧洲取暖的能源。虽然如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已表示,已经与盟友积极协调向欧洲供应天然气,他认为北溪管线遭破坏对欧洲能源的韧性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另一种说法指动手破坏管线的可能是波兰。波兰在歷史上对俄罗斯有着长期的深仇大恨,在这次俄乌战争中除美国之外,波兰是对乌克兰提供最多支援的国家。近几年来波兰为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从挪威引进天然气管道,而且这条修建数年的管线刚完成测试,即将在近日开通启用,管线设计的供应量每年可达100亿立方米,2年后满载营运时将有多余的天然气可以转供给周边的欧洲国家。
波兰多年来对于德国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相当不满,除向其他国家购入较贵的天然气之外,也着手引进挪威天然气,未来与北溪天然气管线将形成竞争态势。由于波兰与美国对欧洲天然气政策的态度一致,其前副外长在北溪管线被破坏后发文「谢谢美国」,除了表达波兰政府对俄罗斯天然气的态度之外,可能认为是美国与波兰合作制造了北溪管道破坏事件。
目前有关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情势还相当混乱,俄罗斯已公开向欧洲喊话,表示愿意协助北溪管道遭破坏的调查,联合国的俄罗斯代表也说,联合国安理会将于本周五举行有关北溪管道破坏事件的紧急会议。经营北溪管道的德国表示,北溪管道破坏可能会触动北约条款第5条,但如果是美国所为,情况就会变得很复杂。现在管道被破坏的现场(丹麦所属的伯恩霍姆岛)附近有各种侦察机在进行勘察,外交人员也积极穿梭,情况随时都会有变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