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2019年底正式对外揭示「3+3」策略布局,做为集团下一阶段成长动能,包括电动车、数位健康、机器人等三大未来产业,以及人工智慧(AI)、半导体、新世代通讯等三大核心技术,作为发展三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在电动车、电池、半导体已有不同程度进展。

鸿海近期在法说会中,已多次揭示2025年电动车事业部KPI目标,包括营收上看1兆元、电动车销量达75万台、毛利率达10%等。为达成此目标,鸿海电动车制造採用BOL模式,除了母国市场台湾外,并计画布局美国、南美、东南亚、南亚等全球地区。

其中,鸿海上半年买下Lordstown美国俄亥俄州厂房及设备后,已成为集团北美重要生产基地,正为当地电动车业者代工。集团并持续朝南美洲的墨西哥布局,包括电池及汽车零组件,目标是提供一站式服务。

此外,鸿海亦在泰国、印尼、印度、马来西亚等东协国家,与当地大型企业设立合资公司布局,如泰国国家石油(PTT)、印度Vedanta、印尼Indika能源等,朝电动车组装、动力电池、车用半导体等生产方向发展。

林芬卉指出,鸿海对关键零部件着重布局有电动车心臟之称的电池,与台湾上游材料业者合作,主要开发磷酸铁锂及次世代固态电池,甚至包括电池回收技术。而半导体发展亦以电动车应用为主,因电动车所需晶片数量较油车多出4~10倍,採多方结盟方式满足客户需求。

#电动车 #鸿海 #电池 #布局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