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周推动「指定海豹岩为自然纪念物」后,基隆鸟会11日依《文化资产保存法》正式向基隆市政府提报八斗子老街为「聚落建筑群」,抢救台湾本岛少见尚存的咕咾厝与红砖厝聚落。
基隆鸟会理事长郑暐表示,八斗子渔村的杜家祠堂已有200多年歷史,虽然经歷多次修建已经遮掩住咕咾厝的外观,但仍保留了杜家祖先移垦八斗子的歷史脉络以及当时就地取材的居住方式。
根据创立八斗子渔村文物馆的许焜山论文中叙述,2015年尚有15间咕咾厝及40间红砖厝,这是目前臺湾渔村少见歷史脉络清楚且尚存的传统聚落,而经过时间的摧残,很多咕咾厝及红砖厝都面临崩坏的危机。
八斗里里长杜剑秋指出,上周五揭幕的海豹岩模型就放在他们家族所有的百年咕咾厝门口埕,这间座落在八斗街148巷51号的咕咾厝外墙涂上水泥后,外观也看不出来咕咾石的痕迹,但算是少数仍保存主体建筑完整及尚存部分屋顶的咕咾厝。如果没有积极的保护作为,这些属于八斗子老街的重要文化资产,终将在岁月及恶劣天候的摧残下消失殆尽。
八斗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黄明和说,八斗子老街如果顺利被指定为「聚落建筑群」,有些咕咾厝可以成为推广“食鱼教育”的特色厨房,有些则可以成为「八斗子渔村文物馆」的永久馆址,加上文创及特色商家的进驻,以及原有的鱼行及八斗子渔村文物馆保存完整的有形无形文化资产,八斗子渔村的再生将更具意义。
基隆鸟会指出,从2018年发现海豹岩开始推动八斗子渔村再生迄今,三个主要推动目标中,「指定海豹岩为自然纪念物」已经进入审查程序,今年也已经向内政部营建署提计画「推动大坪海岸为地方级国家重要湿地」。
这次「提报八斗子老街为聚落建筑群」后,将全力协助八斗社区发展协会落实这些目标及让这些议题在地化。八斗子居民将成为参与维护管理及经营的重要力量,社区也将会从现有志工组织如环保志工大队等,加强工作内容,包括海岸巡守、生态调查、解说导览及环境维护等。唯有自己的家乡自己顾,八斗子渔村才有永续发展的可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