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10/20世界骨松日,童综合医院骨质疏松照护中心,特举办「世界骨松日 为健康骨鼓掌」活动,除骨质疏松照护中心主任梁哲翰进行认识骨质疏松症卫教讲座,也为鼓励民眾踊跃参加设置闯关活动,并设置足跟定量超音波仪器让民眾进行初步筛检,藉由活动让民眾更加认识与了解骨质保健重要性。
梁哲翰指出,骨骼中有蚀骨细胞与造骨细胞进行骨头的破坏与新生两种动态平衡运作,但若破坏速度比新生速度快时,就造成骨质流失而生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常被忽略其严重性,但它是全球第二大的流行病,几乎每3秒就会发生一起因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骨折。
梁哲翰说,常见的骨折发生在脊椎体或髋部,发生髋部骨折的死亡率还高达20-24%。人体的骨质高峰是在35岁,在35岁后每年都会流失约1%,50岁开始则每年流失约3%。
梁哲翰表示,可能罹患骨质疏松的徵象可以进行自我检视,一是检视是否出现驼背或身高缩水了超过3公分;二是没有特别原因却突然全身腰酸背痛。另外最常发现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情况,就是易因轻微摔跌骨折,只要出现这些警讯就应儘快寻找医师诊疗。
梁哲翰强调,运动可增加骨密度并降低骨折风险,如负重有氧运动、阻抗型运动、高衝击运动、每周轻步快走4小时以上,如果有进行规律良好运动可每年增加1-4%的骨密度,以及降低髋部骨折风险41%。呼吁除运动外,也要补充足够的钙质维生素D与蛋白质,特别是建议每天应让皮肤在阳光下晒10-20分钟,可促进吸收到体内的维生素D转换为活性维生素D,来加强钙质的吸收。
童综合医院副院长吴肇鑫表示,民眾常长期忽略骨质疏松这个病症,往往等到身体发生病变才发现,所以在10/20这一天订定世界骨松日,能够让民眾正视骨质疏松的可怕与预防治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