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北地景公共艺术计画,19日在猫空开展到11月13日,结合艺术家李蒉至、成若涵的装置艺术作品,寻找人与自然间和谐共生的里山精神。文化局表示,除了地景艺术,也规画10场工作坊活动,包含纸雕、茶文化体验等,11月6日在指南宫站绿光平台还有优人神鼓表演,推出原创沉浸式剧场,邀大家体验「亦观亦演」的氛围。
猫空邻近台北郊区,山里古道纵横,连结深厚的茶产业歷史,文化局表示,2022年台北市的地景艺术计画在猫空地区展开,希望透过人的感官体验,以地景艺术带领民眾体验猫空茶园里山、木栅宫庙文化,感受丰富的人文歷史、宗教、产业与自然生态。
环境艺术家李蒉至在猫缆指南宫站绿光平台上,以竹子、落叶、钢筋、铁网为材料,创作公共艺术装置「山水螺旋」,李蒉至表示,从事环境艺术很多年,很喜欢自然环境气体的流动,指南宫也跟风水堪舆相关,加上每次考察都看到很多人在清扫,也把此意象结合在作品中。
纸雕艺术家成若涵则在猫缆猫空站,设计大型铁雕地景装置「一起生活」,以猫、山林茶树、壶穴为轮廓,成若涵也说,小时候爸妈常带她来猫空泡茶,这次透过创作首次走访指南宫,发现景色很疗癒身心,而作品里猫咪身上的圆圈也刻画猫缆、指南宫的千阶步道、动物园等,展现猫空生活轨迹。
文化局表示,除了静态地景公共艺术作品外,11月6日在猫缆指南宫站绿光平台,将有「优人神鼓」来表演,推出原创沉浸式剧场,开放观眾自由游走其间,带给观眾「亦观亦演」的体验。
文化局也说,系列体验还包含纸雕工作坊、茶文化体验和指南宫巡礼等10场精采活动,邀请民眾踏入猫空山林,认识在地迷人的文化故事,虽然展至11月13日,但公共艺术作品会由指南宫及指南里长协助认养,让创作能长久留在猫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