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认为,习近平仅强调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未如过去在各领域有全面性的经济发展指导方针,这种「轻经济、重安全」的调性(在此所指的安全,泛指整个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安稳运行,且不受国外因素影响),意味着在二十大之后,近两年「不惜经济代价,也要进行改革」,以及民族主义导向的政策路线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此,在现有大陆政治环境与五大经济问题未解下,经济很可能无法再回到过去的高速成长。

元大宝华指出,习近平在「十四五规画」时,很清楚地意识到解决「中等收入陷阱」是 2025 年之前的重大课题。毕竟,近代经济发展史已证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歷过飞快的成长速度后,就因为劳动成本上升、技术进步停滞的问题,令成长缓慢下来,导致国家无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目前看来,只要前述五大经济问题未解或加重,将衝击中国经济的活力、创造力、技术进步率,反而更让大陆被困在中等收入陷阱的枷锁里。再加上为了扭转以往过度依靠土地财政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出相关产业规范,又恐将加重大陆金融稳定的问题。假若当前的政策方向没有改变,甚至加速,未来大陆经济成长率很难回到过去动辄 8%的高速成长,也恐怕无法达成大陆国务院定下的经济成长率5.5%目标,未来几年更有可能朝平均4%水准靠近。

元大宝华认为,无论习近平的权力是否相对集中或被瓜分,在习思想下的大陆改革与经济发展也不会轻易转向。因为共产党要维持一党专政及威信,与「西方脱鉤」的改革路线是偶然与必然的结果,差别只在于改革速度的快慢与力道大小。因此,评估大陆市场时,必须对大陆要有更高的政治风险意识,也就是投资大陆必须要有更高的政治风险贴水。在未来,评估投资标的所考量的,不单单是像过往只单看财务指标、获利能力、产业前景等,必须将大陆政经风险的可能性考量进去。因为无人可精确预测,大陆会在何时、推出何种新政策或规定,而其又会对在大陆的企业有多大的衝击。

#经济 #大陆 #问题 #过去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