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与外匯局25日公告,为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明,此次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可提升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鼓励市场主体跨境融资。
而该政策发布后,同时在人行25日公告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7.1668元,较前一交易日大贬438个基点带动下,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匯率开盘跌破7.30关口,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低。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匯率则一度拉升超过百点,不过随后涨幅回吐至跌至7.34左右价位。
所谓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被视为人行用于稳定匯率的政策工具之一,是透过便利境内企业借用境外资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制定的一项融资便利化政策。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X跨境融资杠杆率X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因此,企业可根据自身净资产情况借用境外资金,外币资金也可以兑换为人民币使用,为陆资企业融资提供一条新管道。该政策从2015年在上海自贸区落地,随后逐步复制推广到全大陆。
在本次调整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前,面对本轮人民币匯率贬值,人行已在9月先后下调金融机构外匯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将远期售匯业务的外匯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据澎湃新闻报导,上一次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要追溯到2020年3月。当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匯率即将「破7」的背景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