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电动车、新能源车来说,陈虹燕的预期仍乐观,全球对于电动化与零碳排的承诺为2025年100%EV销售、零碳承诺,而零排放车辆宣言(pledge to zero-emissions vehicles),汽车制造商要在2035年或是更早实现100%零排放的新车或货车销售,并在2024年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新车和货车达零排放,2035年内在主要市场实现零排放。
新能源车包含三大类,纯电动车(BEV)、燃料电池车(FCV)、插电式油电复合动力车(PHEV),这三类车预估在2022年有机会挑战1000万辆大关,年成长(NEV)来到54.8%。
2023年新能源汽车预估为1450万辆,预估到2025年将有机会来到接近2500万辆。2025年以渗透率来看,新能源车(NEV)可望来到27.1%。若把电动车解读范围扩大,把油电车算进来,那2025年渗透率就有机会突破4成,达到42.0%。
新能源车(NEV)各区域销售,因不是每个国家、地区都可以很快地去发展电动车,但所有国家都在追求减碳,这个时候油电车虽然没办法减这么多碳排,但对于某些国家还是很好的选择,整体依旧仍会成长。
大陆、欧洲已是新能源车的领先市场,是新能源最大的两块市场,全球汽车销售第二大的市场,而美国市场因基期尚低而使成长空间大,以及拜登政府上任后也大力推动电动车友善政策,上述两大因素都令眼光放在这个茁壮大市场,而韩国虽然市场不若其他国家大,但在Hyundai积极推动电动车下也加速新能源车的渗透率。
上述所言在各国发展阶段差异扩大,区域状况来看,经过几年各国已在电动车发展上走在不同的步伐上,国家间的差异慢慢变大,尤其是在补贴政策上面,提及的大陆、欧洲是走比较快的国家,累积电动车的数量也是较多的,因此补贴政策已经开始改变,大陆虽然2023年持续享有10%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但新能源汽车补贴也将终止,不过大陆各省推动其他优惠措施、放宽通行等,也提高公部门和物流配送的新能源车比重,并推进供电网络建设。
欧洲方面,英国更在今年6月终止电动车补贴,补助对象转向商用、无障碍车辆和摩托车,以及扩大公共充电网络;德国补贴降低,从2023年补助6000欧元降为4000欧元,2024年将再降为3000欧元,2024预算用完后即停止补助;法国则补贴改变,6000欧元补助延长至2022年底,2023年部分地区居民可获3万欧元零息贷款,特定身分者将汽车换成电动自行车可获4000欧元补助。
反观,国家正打开发展大门,反而增加补助,如美国解除补贴上限,2023年开始解除20万辆补助上限,增加产地限制条件,要求北美组装、电池零组件及矿产产地,二手车方面也可获得补助。回来看本土,台湾提出减税,牌照税、货物税(140万元台币以内)减免至2025年;印尼也提减税,奢侈税降低,BEV降至0%、混合动力(PHEV、HEV)徵收5%-12%;泰国则补助7-15万泰铢(依电池容量),消费税降低0%-2%(原约8%)、进口税降低20%-40%。总言,各国发展电动车走在不同道路上,未来也要持续关注投资美国等国的差异性。(6-2)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