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梨泰院因万圣节涌入超过10万人人潮,发生严重「踩踏事故」,国内负责北市跨年演场晚会的北医附医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高伟峰表示,现场之所以很多人瞬间就失去呼吸心跳是因为发生「创伤性窒息」,当颈部受到压迫,血液流不到脑部,只要10~15秒,就会失去意识。他呼吁,举办大型活动,主办单位第一要做人流控管、其次是设立安全通道,若仍不幸发生意外,挤压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地保护颈部。

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29日晚间发生「踩踏事故」,因万圣节涌入超过10万人潮,据韩国首尔市消防局统计,目前已经累计超过150人死亡,逾150人轻重伤。

为何踩踏事件死伤会如此惨重?致死的关键因素为何?多年来协助办理北市府前101跨年晚会,中华民国大型活动紧急救护协会创会理事长、北医附医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高伟峰表示,大型活动最容易发生踩踏事件的时间为「进场」与「散场」。

高伟峰表示,过去国内过去许多演场会也曾发生踩踏,过去国内的五月天演场会,也因民眾要抢进摇滚区,曾发生踩踏事件,有民眾因此骨折。

高伟峰指出,这次韩国梨泰院意外造成死亡的主因为「创伤性窒息」,民眾推挤过程中,因为颈部、胸部上侧受到压迫而缺氧窒息,导致上腔静脉血流不回心臟,心臟血液也无法从颈动脉回到脑部,而脑部只要10~15秒没有血流,就会完全失去意识,且约4~6分钟就完全不可能,年轻一点的,透过叶克膜还稍微有点机会抢救。

因此,一旦在推挤情况中有人跌倒,有如骨牌效应,很多踩踏事件多因「外伤性窒息」而死亡,死者上半身会呈现骨折、发紫状态。

要如何避免大型活动的踩踏事件发生?高伟峰表示,高风险区域捷运站、阶梯、斜坡等。主办单位,首先要先管制人潮,例如人太多时,就不能再放人进捷运,规画多区块与不同时段的捷运人潮管控,能避免人潮过度集中。

其次是一定要设置「安全通道」让医疗人员「进得去」抢救,民眾「出得来」,可以疏散。尤其是狭窄、斜坡路段,一定要有其他通道,不要让人一下都挤进去,变成「瓶颈」。

他指出,加拿大研究发现,若能将大型活动增加区块分散人潮,能有效降低踩踏事件发生后的死伤率。因此主管单位的安全通道与区块规划十分重要。

若仍不幸发生踩踏意外,民眾该如何自保?高伟峰建议,脖子和前胸一定要保护好,这是因为脖子若受压迫就会窒息,若身旁有硬物,可先持硬物护住部位,增加脱困机会。

#韩国 #梨泰院 #首尔 #梨泰院踩踏事件 #南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