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自备饮料杯逐渐成为环保趋势,然而循环杯政策下仍有清洁与卫生的疑虑,环保署今日公布「循环(外借)杯良好服务指引」,使循环杯的借用服务达到一致的水准;另也规定,连锁便利商店及连锁速食店明年起至少须有5%的门市提供循环杯借用服务。
环保署表示,循环杯其实就像餐厅内用餐具一样,民眾外借杯子享用完饮料后再归还,可减少一次性垃圾产生,环保署因此订定「循环(外借)杯良好服务指引」供业者参考依循,针对材质及标示、借用及归还、清洗、检验、环保理念沟通、良好服务标志等6大面向规范。
其中也包含押金需提供多元支付方式、提供3日归还期限,品保品管以及清洗规范、宣传等,除了能确保循环杯服务系统的卫生及品质,透过「外借杯良好服务标志」的识别,民眾认明标志就可以放心借用。
此外,环保署今年4月公告的「一次用饮料杯限制使用对象及实施方式」,自今年7月起推行的自备饮料杯优惠5元措施,饮料杯自备率由过去的6%提升至16%,有效减少了一次用饮料杯的用量。
环保署指出,2023年起环保署规定连锁便利商店及连锁速食店至少须有5%的门市提供循环杯借用服务,民眾借用循环杯时,不须支付或只须支付少许的押金,即可免费借用;业者于营业场所也须标示「免费借用循环杯」,每字边长至少5公分。
环保署表示,店家提供的循环杯服务如符合服务指引,可张贴「外借杯良好服务标志」于明显处民眾识别参考,环保署预计在11月举办标志票选活动,届时欢迎民眾踊跃参与票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