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视选举新闻学者监测联盟」今天(3日)公布了10月22日到28日的各候选人电视新闻声量统计。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廖达琪分析,由于地方选举太复杂,民进党若想用「抗中保台」的两岸牌打选战,不会奏效;若想要复制过去陈水扁也在三脚督情势下当选市长的经验,也不容易。
「2022年电视选举新闻学者监测联盟」今天发布最新监看统计,各电视台最为关注的六都及新竹市长候选人前5名,依序为陈时中、蒋万安、黄珊珊、高虹安、张善政。
廖达琪说,地方质询上不会触碰两岸议题,地方选举的层次上也比较复杂,除了县市首长之外,还包括议员、村里长,所以在此情况下谈两岸议题,民眾的回馈比较少,从过往选举的经验看来,打两岸牌的策略不容易奏效。廖达琪指出,最早在地方选举上操作两岸议题的是1994年代表新党参选台北市长的赵少康,当年台北市长选举也是三脚督的情势,而代表新党参选的赵少康在政见发表、宣讲上都强调「保卫中华民国」,把台北市的选战拉到国家层次,但最后只拿到30%的支持度;代表国民党参选的黄大洲拿到26%支持度;最后由代表民进党参选的陈水扁拿下接近4成4的支持度,当选台北市长。
廖达琪认为,这次陈时中出来竞选,也希望复制当年陈水扁当选的经验,期望黄珊珊与蒋万安互相把票分掉,因此对陈时中来说,最好的策略是巩固民进党的传统基本盘,以抗中、深绿为主轴。但廖达琪说,目前看来黄珊珊的实力不弱,不容易被弃保,再加上地方选举调性复杂,台北市的中产阶级选民应该不会随着「抗中保台」的口号起舞,并不看好「抗中保台」的选举策略能够奏效。
廖达琪表示,除了首都之外,其他县市更难将「抗中保台」与地方选战连结。以民进党台中市长候选人蔡其昌为例,他以俄乌战争来连结台中市长选举,但就六都声量分析看来,蔡其昌在民进党六都声量中最少,甚至比新北市长候选人林佳龙的声量还低,因此两岸牌实际上不会起到太大效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