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报导,大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指出,《二十条优化措施》第6条专门强调,没有发生疫情地区要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范围,对于风险岗位和重点人员核酸检测,不得随意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两者要求完全一致。前者是对后者进一步的重申和强调。

记者提问,本次措施优化强调,全员核酸只在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要求纠正「一天两检」甚至「一天三检」等不科学的做法。这些调整是否和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衝突?未来的核酸检测应该怎么做?

王丽萍回应,作为新冠疫情处置的第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要做到早发现,监测预警是非常重要的。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了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要求,要开展人、物、环境多管道的监测预警,这里包括医疗机构就诊人群的监测、风险职业人群的监测、重点机构和场所人群的监测、社区管理人群的监测,以及集中隔离场所和医疗机构和进口物品、环境、药品、病毒基因等8个方面的监测,这些都是基于我们从2020年以来整个新冠疫情防控的具体工作和实践总结、凝聚而成,操作性强,能够指导各地做到疫情的早发现。

她介绍,一旦发生本土疫情,什么时候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在第九版防控方案里也明确提出:当发生疫情以后,基于流调研判,明确传播链清晰,没有发生社区传播,这时候是无须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只需要对风险区域和重点有感染风险的人员,根据流调研判,对这些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开展快速的疫情处置。

如果疫情发现得比较晚,经流调研判,存在源头比较多、传播链比较复杂、涉及的风险流动人员比较多、存在广泛的社区传播风险的时候,这时候再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王丽萍表示,第九版防控方案也具体明晰了对于特大城市和省会级城市、一般城市和农村在什么情形下启动核酸检测,怎么样开展区域人员核酸检测,以及如何终止,都进行了明确具体的指导。

这样疫情发生以后进行核酸检测整个策略的核心是以快速流调为基础,通过区域核酸检测来进行风险综合研判,实现疫情快速精准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社会经济、老百姓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保护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核酸 #检测 #风险 #人员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