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须文蔚专栏】中午参观书篆社的展摊,买了一副对联,另日分享。为了不找零,就挑了一张小卡,大学生的行书小楷字真美。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很符合年轻人的心境,宣泄遭受挫折变故,灰心绝望的心境。特别在一个超高龄社会中,愈年轻的世代,愈能感受到贫富的不均,这也使得青年人往往茫然不知所措,自然有此感嘆。
其实槁木死灰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原意是指,顏成子游看见老师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着,仰望天空缓缓吐气,精神彷佛离开了形体,于是问老师,形体如枯木般静立不动,而精神也像熄灭的灰烬一样,究竟是怎样的状态或境地?南郭子綦解释:这是因为他已经忘掉自己的形体,进而可以对外物无动于衷,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所以应留心槁木死灰?其中精神世界的修为更高,如果「壮世代」愿意投资年轻人,青年世代愿意贴近与关心长辈,台湾一旦回魂了,野火復燃,恐怕会有新的风貌?
作者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