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报导,自2019年至2021年,香港获注册的外地律师事务所数目减少约66%,外地律师人数减少约13%。有法律界背景的议员认为,流失率与2019年的反送中运动以及疫情下香港的严苛防疫限制有关,认为香港需要有更多外地律师,才能保住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律师会回覆香港《东方日报》查询时指,香港获注册的外地律师事务所数目由2019年的12间,减少至2021年的4间;外地律师事务所数目亦由2019年的91间,减少至2021年的84间;外地律师人数则由2019年的1688人,减少至2021年的1465人。
报导指出,目前外地律师在港主要从事金融、银行等商务范畴的工作,但近年外地律师出现流失情况。律师会表示,外地律师人数以及外地律师事务所的数目,近年由高峰回落,不过数字虽然有落差,但外地律师和外地律师事务所,从1997年到2021年均有增长。
有法律界背景的香港议员江玉欢相信,外地律师流失情况与疫情和融资活动减少有关,指香港的防疫限制与外地不同,有部分外地律师认为香港的「防疫限制太大」,而选择不来港,又指现时不少外地的律师事务所也计画离港。加上香港经济下行,融资活动减少,与大陆也未能通关,不少公司迁至外地。而主要处理商务工作的外地律师及其事务所也一同迁出,所以造成流失。
江玉欢认为,香港作为国际城市,留住外国人才是非常重要,指外地律师有助本港「省靓招牌」(做好品牌),因为外地律师事务所一般处理跨国性业务。她同意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不过目前香港的竞争对手强,加上海外人才并不会立刻回来,所以期望港府考虑放宽防疫政策。
同样有法律界背景的议员容海恩则指出,近年政府大讲「抢人才」,认为香港的外地律师同样需要留住,又认为需要有更多的国际律师,才能保住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她相信海外律师人数减少与3年前的反送中运动有关,指该段时间政治动盪,可能使外界对香港失去信心。
律师会副会长汤文龙则相信,流失率与疫情有关,但认为相关人才没什么减少,预期当政府放宽防疫限制以及全球经济復甦,将会吸引更多外地律师来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