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城文史调查驻地工作站「园生地」成果展在大园航空城联合服务中心A、B栋穿堂展出至11月26日。(蔡明亘摄)
航空城文史调查驻地工作站「园生地」成果展在大园航空城联合服务中心A、B栋穿堂展出至11月26日。(蔡明亘摄)
航空城文史调查驻地工作站「园生地」成果展设计展览手册与小卡,记录丰富内容。(蔡明亘摄)
航空城文史调查驻地工作站「园生地」成果展设计展览手册与小卡,记录丰富内容。(蔡明亘摄)

桃园航空城进入实质开发阶段,文史保存工作持续进行,桃市府6月成立航空城文史调查驻地工作站,透过各式行动记录在地文化资产。近来举办成果展,秀出市府与工作站成立至今文化保存内容,6大主题展区吸引居民观展,更设计展览手册与小卡,介绍从过去到现代的地方生活样貌,邀民眾一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航空城文史调查驻地工作站「园生地」成果展在大园航空城联合服务中心A、B栋穿堂展出至11月26日。驻站团队表示,共分6大展区呈现多元视角,观展时可辅以展览手册,内含歷史小笔记和图片注解等详细内容,也设计各展区小卡,放上丰富照片,并注明年代、地点与影像背后的故事。

驻站团队介绍,第一面展区为「走进航空城」,以一曲〈大园乡乡歌〉带领观展者认识早年大园风景、产业结构及航空城计画影响范围等;接着是「居民生活记忆」,从大园的农、渔、畜牧兴衰出发,带入居民与土地间情感;第三展区为「天公作美」,从人延伸至信仰,记录海口福元宫、竹围福海宫及桃园机场福德宫的歷史典故与祭祀特色,贴近居民生活。

第四展区为「Pushback(后推)」,驻站团队说明,后推为机场工作术语,意指飞机自停机坪移动至跑道过程中,先后退以利起飞,就像航空城开发使都市风貌变迁,要以后推概念将歷史文化向下扎根,此展区记录前空军桃园基地内设施群,虽已完成阶段性任务,仍存有独特歷史价值。

驻站团队表示,第五展区「基地外的多元样貌」,透过《基地显影 空军群英—前空军桃园基地设施群口述访谈》一书道出当年生活百态,因基地早期无围墙,与周边生活紧密连结,其中佃农、教会、洗衣店及眷村相关纪录,都可让人一窥当时基地附近民生样貌。

「回望过去后要展望未来!」驻站团队说,第六展区为「此时此刻—承载未来」,展现近年大园文史保存工作成果,包括纪录片《记忆家园》拍摄介绍、与寿山高中合作设计「追翼翔启」教具箱、和台南艺术大学合作修復玻璃底片,妥善保存珍贵影像等。

驻站团队提到,成果展吸引许多居民前来观展,其中曾在机场工作多年的居民提到,日前经过福元宫发现已拆除,心中感触非常深,决定趁许多地景风貌尚存之际,骑单车在大园踩点。此外,不少居民看完展也会写下回馈,对于这块土地未来发展给予祝福。

#桃园市 #航空城 #大园 #文史保存 #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