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七崁武术发展过程中,舞狮是重要的元素,西螺镇仅存锺进权师傅迄今还以黏土塑模、贴金纸做模、脱模彩绘做狮头。今年9月起他在西螺安定国小指导小朋友这项传统技艺,20多名小朋友在10堂课后也完成漂亮的纸制狮头,舞动起来格外有感情。
70多岁锺进权师傅国小时路过会做狮头的「丰荣师」家,每看一次就回家捏看看,从捏黏土做狮头模型开始,再逐层黏贴金纸、牛皮纸,至少要黏7层,脱模后再彩绘上色、装饰。
西螺七崁武术文教基金会得知锺进权有传承的意愿,配合文化部计画,邀请锺师傅进入安定国小四年级学生做传统狮头。
锺进权懂得做但不太会讲课,退休校长林宜廷、美术老师周家羽、班级导师李孟璇当翻译,4名师资协力完成这项不可能任务,在10堂课内完成青头火焰狮狮头。
安定国小24日特别为这堂「狮阵技艺技艺传薪火-自己的狮头自己做」深度体验课程举行成果发表会,与社区分享喜悦。
小朋友拿着自己亲手捏塑、糊纸、彩绘而诞生的狮头舞动,显得非常有感情,爱不释手。
一名小朋友分享心得说,没有想到不起眼的泥巴居然能变成漂亮的狮头,也没想到一个狮头要做这么久。
美术老师周家羽表示,很感谢西螺七崁武术文教基金会带来这个课程,现今很少像这样的课程,锺师傅不厌其烦教导制作的「眉角」,体验到传统技艺的师徒制感觉,小朋友的印象非常深,技术需要用心、有耐心、慢慢一步步完成,小朋友学到很多,她也学到很多。
导师李孟璇说,过程中学生很认真、很用心、很积极,从一开始的泥土成形,再到把纸一层一层贴上去,然后狮头脱模、彩绘上色,每个小朋友都是很有成就感、满足的表情,她期许小朋友把学习到的宝贵的内容,回去分享家人朋友同学,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
锺进权师傅表示,他只是教小朋友做狮头,没有什么;他希望小朋友从泥巴捏塑开始学起是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根本,以后脑海就会有一个概念,日后想要改进、改善都可以变化。
西螺七崁武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李明哲表示,虽然1周只排1小时课程,锺师傅父每天都到学校巡视半成品,让孩子学习顺利,能这么靠近师傅亲手做,这个体验课程非常难得,小朋友们已成为西螺七崁武术文化下的一个角色,相信会在他的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相信种子有一天会萌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