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工厂的竞争优势逐步被削弱,全球供应链版图面临大洗牌,率先完成生产基地移转的企业就能在洪流中站稳阵脚取得先机。
美中角力战持续延烧,根据彭博社报导,美国对中国祭出的先进晶片设备出口禁令,日本、荷兰已同意跟进,再加上荷兰设备大厂艾司摩尔(ASML)也指出「政府之间对达成协议已取得进展」,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将管制措施扩大成追加了日本、荷兰的多国间框架,包括:日本东京威力科创(TEL)、Nikon、艾司摩尔等主要晶片设备供应商都被涵盖在内。越发激烈的手段可以看出,美国打击中国市场尚未手软,生产基地位在中国的厂商难逃波及进而面临庞大压力。
中国生产优势被削弱
其实,自从贸易战开打以来,生产基地的问题就在市场当中引起广泛讨论,在关税壁垒的干扰之下,将原先布局在中国产能迁移到海外各地的趋势已渐渐成形,后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中国政府宣布大规模封城同时又强化清零政策,导致中国原先具备的生产优势逐渐削弱,再加上美国和中国在半导体问题上的紧张关系升高,促使华府在去年十月对中国祭出几近全面性的半导体出口禁令,从设备、技术到人才一条龙的禁止,中国半导体产业一瞬间被掐住脖子,也加快了各个科技大厂将生产基地移出中国的速度。
综观半导体产业链的移转,科技大厂包括:苹果、戴尔、惠普、高通、英特尔、超微、辉达等都已着手调整其生产策略,回过头来看台厂,法人指出,台积电、封测产业都会成为美国禁止晶片输入中国首当其衝的族群,根据经济部统计,中国的半导体大约有三六%是由台湾进口,因此,换一个角度来看,若是美国政府的晶片新禁令严格实施,过去台湾半导体业出口中国的常态,势必得面临相当大的调整幅度。
其中,处于两强相争风暴中心的台积电,处境相对较为艰难,回顾过去台积电的海外布局,二○一五年宣布到南京设立以十六奈米制程为主的产线、一六年南京厂正式动工、一八年举行量产典礼,中国市场确实被视为台积电将生产基地从台湾跨出的第一步。时隔两年的时间,台积电再度在二○二○年宣布将到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十二吋先进产能厂房;二一年宣布在日本茨城县筑波市设立3D IC材料研发中心,同年十月再宣告未来将在熊本设厂,可以看出,在地缘政治衝突逐步升温的前提下,台积电到海外设厂、分散风险,已是势在必行。
台积电牵动全球半导体版图
台积电的每一步动作都牵动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版图变化,去年底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举行设备到厂典礼,宣告美国亚利桑那州厂经过一年半土建与基础建设后,准备步入量产准备期,台积电在这个重大里程碑的庆典上,更进一步宣布加码美国投资金额至四○○亿美元,创美国史上外商直接投资最大个案之一,台积电在美投资进一步扩大,可被解读成台积电正努力在地缘政治与商业利益当中取得一定程度的平衡。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台积电目前也计画在德国建厂,并且有可能在东部城市德累斯顿设厂,或将成为台积电在欧洲投资建造的第一个生产基地。
除了台积电以及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和经济,要如何在美中科技战的两强之争当中站稳脚步,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中之重外,眾多台厂也被席卷在供应链洗牌的洪流之中,台湾过往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可说是相当高,向来被视作是「世界工厂」的中国,因为具备广大的市场与人口红利,因此过去不但是台商海外投资的大本营,也是台湾出口占比最高的市场,惟,伴随着台湾政府为降低对对中国经济过度依赖的风险,进而推出「新南向政策推动计画」,包括东协十国、南亚六国以及澳洲和纽西兰也跃居成为台商布局生产基地的新宠。
随着美国狠下心要与中国脱鉤,牵动全球供应链大重组,「中国制」和「非中国制」的两大供应链俨然成形,细数东南亚国家的竞争优势,光是人口红利就足以中国匹敌,根据统计,东协十国人口数总计达六.七四亿人左右,约占全球人口八.六%,平均薪资仅仅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若加上印度庞大的十四亿人口,对于要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人口红利应非难事。
至于贸易关税协定的优势,则是另一个有望胜出的关键,进一步来看,东协国家除了积极布局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订,东协十国更自行签订东协经济共同体(AEC),进一步整合成东协共同市场,并已纳入全球两大区域型贸易协定,相较可能会被加徵关税的中国,东协国家脱颖而出的关键不言而喻,综合总总因素,法人认为,未来将会形成中国订单留在当地生产,非中国地区订单将移往东南亚国家制造的供应链型态。
东协各国产业聚落明显
将东协各国一字排开来看,各国的产业聚落型态也逐步成形,首先是致力于布局高利润、加值导向产业的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吸引了眾多半导体产业聚集在此地,包括英特尔、恩智浦、美光、英飞凌、德州仪器、格罗方德等,台厂中亦有台积电、世界、联电、日月光投控等也都在当地设厂。而越南则是邻近中国具备地利之便,再加上有利出口的海岸线,虽然较晚开放,但仍然是台商传产的重要据点,再加上签署善用FTA增加外销竞争力,台厂的成衣纺织、制鞋、食品加工业都在此拥有完善的产业链。
相较于较晚才开放的越南,泰国则是自一九七○年代起就积极发展汽车产业,由于生产聚落完整,如今也吸引了眾多零组件厂跟进。至于市场、原料、制造成本相对低的印尼以及被视作未来全球最大潜在商机市场的印度,当然也都是这一波生产基地大迁徙浪潮下,全球业者的心之所向。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233期精彩当期内文转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