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杰出演艺团队「泰雅原舞工坊」的新创歌舞剧《菈娃》,昨晚于葫芦墩文化中心演奏厅登场。葫芦墩文化中心指出,《菈娃》改编自部落真实故事,融入泰雅族的古谣及舞蹈,并邀请无形文化资产口簧琴乐舞保存者杨德福长老参与,满场座无虚席,带来一场精彩动人的表演艺术飨宴。
葫芦墩文化中心说,《菈娃》自疫情中孕育而生,以2020年及2021年获文化局补助的纾困计画成果为创作基础改编部落故事,创作过程中,泰雅原舞工坊带领团员及学生重新认识部落药草植物学,学习口簧琴、木琴等乐器制作;保存珍贵文化资产,进而以歌、舞、剧展演,让观眾得以深入认识泰雅传统文化。
泰雅原舞工坊团长黄雅玲指出,《菈娃》讲述一场突发传染疫病,让菈娃的部落灭绝,菈娃成为孤儿后,因未接受部落青年男女成年的礼俗-纹面,被视为不洁之人,被其他部族排挤欺侮;她只能独自在森林里生活,成长过程中所学习的森林药草是她的生存之道。
黄雅玲表示,当部落疫情又起,菈娃还是不计前嫌出手挽救族人的性命,最后获得部落接纳,也被赋予部落巫师的重责大任,部落圆满共存荣。泰雅族GAGA(生活、生命的律法)如交缀纵杂经纬线的织布般,是泰雅族人一生都要遵守的戒律。随着剧情发展,演出穿插具深度文化底蕴的部落歌谣,并将泰雅习俗与生活习惯搬上舞台。
剧中可见部落传递讯息用的传统乐器如口簧琴、木琴;男子渔猎用的鱼筌、弓箭以及女子的织布机等,让民眾感受最真实的泰雅原民文化。最后一段结尾,更由梨山部落长者杨德福长老以泰雅族偽装语言-lubuw口簧琴,传达部落长者对后代子孙的叮咛与期盼,期能唤起部落族人传承祖训的使命。
葫芦墩文化中心指出,共同演出的和平国中是所泰雅文化实验教育学校,课程规画编织、狩猎、农耕及乐舞四大主轴,以系统性架构建立属于本地的泰雅文化观。和平国中校长何国旭表示,透过这场演出,展现学生三年来在民族教育课程的学习成果,舞台剧的演练与实际演出,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歷程,是相当宝贵的学习经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