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需动能减弱、春节工作天数减少两大不利因素夹击,最新出炉的1月工业生产指数大减逾2成,创下近14年最大衰退,也拉出近期连五黑。接下来,经济部统计处看2月也可能减逾1成,难逃连续6个月负成长。

其中制造业的六大产业,年减幅全达双位数。传产中,机械设备业少3成最多,化学材料、基本金属、汽车零件业也减超过2成。连过去亮眼的科技业,这次电子零组件业减幅也达19.7%、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业产量退步12%。其中电子业中的「积体电路业」,较去年同月减12.8%,更是意外终止3年2个月来的正成长(自2019年11月起)。

总计1月份工业生产指数是109.2,年减20.5%,为自2009年4月负20.6%后,13年10个月来的最大降幅。

统计处副处长黄伟杰解释,元月衰退大主要是「外需减少」与「春节因素」两大原因造成。这里有全球终端需求低迷、产业链持续进行库存调整,以及适逢农历春节工作天数减少等因素。

至于积体电路生产突然逆转,黄伟杰指出,是1月厂商加速去化库存调整造成,因此低于该处预测。

接下来,工业生产要回升,黄伟杰直指关键还是要看「库存去化」与「外销表现」两个变数,也就是看库存去化速度,以及外销何时摆脱低迷回升。统计处预测1月份工业生产指数,仍会年减7.8%至11.2%。

#工作天 #动能 #工业生产指数 #黄伟杰 #工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