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期间造成不少民眾苦难及伤痛,以许多台籍菁英「被消失」的二二八事件来说,在民主前辈努力下逐渐掀开神秘而残酷面纱,但是被称为「外省人二二八」的「澎湖713事件」,由于地点远在离岛,且受害者以山东籍人士为主,较少为外界所知,却与二二八事件并列为白色恐怖时期两大冤案,知名作家王鼎钧曾指出,当时国民政府藉这两件大冤案慑伏本省人和外省人,达到在台湾立定脚跟目的。
澎湖七一三事件又被称为山东烟台联合中学冤案,起源是国共内战后,山东省烟台联合中学师生在总校长张敏之等人带领下,歷经上海、湖南、广州等地,千里迢迢跨海带领近8000名流亡学生到澎湖,名作家王鼎钧的亲弟妹也在其中。
根据王鼎钧纪录,1949年6月这些山东流亡学生从山东撤退到广州,当时共军势如破竹,广州朝不保夕,烟台联合中学总校长张敏之和各校长们天天开会,到处奔走请愿,希望师生能迁来台湾,替国家保留读书种子和民族元气,此时台湾实际掌权的陈诚禁止学生入境,除非愿意当兵,后来勉强同意让师生到澎湖,因此师生分两批搭船到澎湖马公。
王鼎钧指出,当时的山东省主席秦德纯和教育部及陈诚讲好(此时蒋介石已下野,不在台湾),让女学生和16岁以下孩子继续念书,17岁以上的孩子则接受文武合一教育(不是当兵),不过时任澎湖防卫司令的李振清却撕毁协定(另一说是李振清遭39师师长韩凤仪设局),1949年7月13日集合男学生,只要身高足够者,不管是否年满16岁,统统编入步兵团当兵,学生们气愤举手呼喊:「要读书不要当兵」,竟遭士兵开枪并举起刺刀伤人,司令台前一片鲜血。
挺身抗议军方食言的总校长张敏之、另位校长邹鑑和5名学生,竟遭移送台北保安司令部,最后以颠覆政府罪判处死刑枪决,同案还有60多位学生押回澎湖管训,宣誓脱离未曾加入过的中共组织。至于死亡和实际关押人数仍是谜,一般认为牵连师生至少百余人。结果5千多名男学生被迫入伍当兵,1955年数十名不愿继续当兵的男学生,群集抗争要求回学校念书,遭军方逮捕关押200余天并起诉。
其余2400多名女学生和年幼孩子获准念书,迁到台湾就读员林实验中学,由烟台联合中学的训导主任苑觉非担任第一任校长,继续照顾有幸念书的山东流亡学生。
虽然山东迁到澎湖的8000名流亡学生,占当时从大陆随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的外省人只是小一部分,但这8000子弟却是人才辈出,被迫入伍最后当到上将的有前国防部副部长王文燮、前海巡部司令王若愚、前陆军总司令李桢林,升到少将、中将更不乏其人。至于幸运未当兵、后来成为知名学者也很多,包括曾任国防部长和台大前校长的孙震、中研院院士张玉法、中研院前副院长朱炎及警政署长顏世锡等人。
本案直到1997年才翻案,当时国民党的葛雨琴、民进党的谢聪敏、新党的高惠宇等立委联手提案制定《戒严时期不当叛乱暨匪谍审判案件补偿条例》,被害者及家属始得平反,并于2009年在澎湖马公设立纪念碑。
更多 CTWANT 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