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国银各类分行税前净利,国内总分行316.3亿元,月增达69.2%、年增达56.6%,国际金融业务分行(OBU)75.4亿元,月增达36.1%、年增13.6%,海外分行49.7亿元,月增达44.1%、年增达59.8%,中国大陆分行12亿元,月增达36.2%、年增达3.06倍。

银行局副局长童政彰表示,国银1月利息净收益达513.4亿元,虽月减20亿元、仍年增达56亿元,持稳逾500亿元高檔水准。同时,年底通常为银行打消呆帐高峰,相较于去年12月,国银1月呆帐费用月减93亿元,亦推升获利表现。

而国银1月手续费净收益188.9亿元,月增幅在三大来源中最明显,主要受惠保险佣金收入大增。同时,新台币升值及股市上涨,带动兑换利益及金融资产评价利益成长,使国银1月投资及其他净收益达209.9亿元。

不过,39家国银截至1月底放款总余额36兆6973亿元、月增427亿元,存款总额52兆5877亿元、月增2421亿元。在放款增幅追不上存款增幅下,国银存放比月减0.24个百分点至69.78%,连4月下滑、再度失守7成关卡。

童政彰对此表示,观察国银现金及约当现金规模,长期以来多维持1.2~1.3兆元区间,意即不管国银吸收多少存款,都会维持适当流动性、其余进行放款及投资,评估目前银行资金运用效能「还不错、还可以」。

观察国银1月放款状况,主要为周转金月增431亿元、购置不动产月增52亿元,但企业投资月减32亿元、购置动产月减24亿元。其中,周转金放款在连2月减少后回升,童政彰认为,主要为显示企业对短期性支出购料等需求带动。

1月放款增加的前三大银行,依序为合库1377亿元、永丰银820亿元、国泰世华银441亿元。而国银截至1月底逾放金额573.72亿元、月增26.76亿元,逾放比0.16%、月增0.01个百分点,备抵呆帐占逾放覆盖率866.8%,月减43.66个百分点。

至于国银1月存款增加原因,主要为外商银行有外资匯入款项,以及寿险资金、厂商转存款等因素影响。1月存款增加的前三大银行,依序为中信银653亿元、匯丰银585亿元、台新银523亿元。

#1月 #国银 #增达 #月减 #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