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中坜新明市场2楼文创市集去年6月才活化,如今却10摊剩2摊,挨讽是「蚊创市集」,经发局长张诚坦言,依民眾消费习惯不会特地往2楼走,且该地点不适合发展文创,宛如把博物馆开在市场内,一开始就定位错误,再多促销也无用,将全面重新检讨活化。
议员谢美英说,有32年歷史的「新明公有零售市场」,去年6月将2楼空间结合原有的风水算命、服饰、杂货等摊商,以「青银共市」文创市集型态,招揽咖啡、烘焙及手作等10家文创店家,风光开幕营运,岂料半年过去,10摊沦落到剩下2摊,全因没客人,业者血本无归而退摊。
张诚直言,把美食放1楼、文创放2楼的设计有问题,依民眾消费习惯,不会特地走到2楼,且该区位不适合发展文创,就像把博物馆开在市场中间一样,定位错误,市府有强化标示、举办体验活动等,但再多行销招揽活动也是昙花一现,强调文创要看商机,将全面检讨场域,预计3月底前提出配套。
「文创不要变蚊创,浪费公帑要及时止血!」谢美英说,定位错误就应该要立刻调整,不要为了消化已编列的经费一错再错,也呼吁要一次到位,若只是试试看的心态,钱花了还是没效果,给摊商希望又让摊商失望。她也直言,文创没有比较高尚,不要一窝蜂跟风,应站在业者角度思考创造业者、地方和市府三赢。
副市长苏俊宾也认同定位是关键,全台有许多老旧市场活化成功案例,会再检讨改进活化,增加场地使用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