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不少人受胃食道逆流所苦,根据文献资料,盛行率大约落在5~24.6%间,而联安诊所统计也显示,每4人就有1人有此问题,且有增加的趋势。专家提醒民眾,反覆的胃食道逆流,可能导致巴瑞特氏食道,严重者有可能演变成食道癌,不可不慎,建议胃食道逆流者,每年定期追踪胃镜看看逆流的等级有没有恶化,才是预防之道。

联安预防医学机构联安诊所内视镜室主任徐兆甸表示,巴瑞特氏食道是指反覆的胃食道逆流导致食道鳞状上皮被破坏,使正常的食道上皮细胞变成小肠柱状上皮,此时肠化生的食道容易产生病变、形成癌症。想判断是否有巴瑞特氏食道,一定要透过胃镜观察食道粘膜是否有像舌头样鲑鱼顏色的黏膜凸起,另也要特别注意这段被胃酸烧灼的变性食道粘膜的长度是否超过3公分。

巴瑞特氏食道的症状与胃食道逆流相同,如火烧心、胸闷痛、吞咽困难、喉咙有异物感、打嗝、腹胀,并可能会感觉到食物和酸水逆流。徐兆甸表示,根据临床经验,有些人即使内视镜已发现逆流严重,但还是没有症状没有感觉,会误以为自己没有问题,因此千万不要依靠感觉判断逆流的严重程度。

巴瑞特氏食道的高危险群有5种,第1种是食道裂孔疝气者或胃食道逆流者,这两者都会导致胃酸灼烧食道,罹患食道黏膜病变的机率大增;第2种是年纪大于50岁者,年纪大的人因肠胃功能变差、贲门口容易松弛,易有胃食道逆流的状况;

第3种高危族群为男性,研究发现,男性巴瑞特氏食道的比例比女性高出1倍;第4种为肥胖者,因内臟器官易受脂肪挤压,胃部受到挤压后,便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最后则是生活习惯不佳者,尤其习惯抽菸、喝酒或大吃大喝者,更容易引发巴瑞特氏食道。

徐兆甸提醒民眾,最常造成胃食道逆流的食物有咖啡、茶、酒类、甜点、甜的饮料,只要避开它们便能轻易改善症状。持续养成良好习惯,便能很好的预防胃食道逆流和巴瑞特氏食道,民眾应维持合理的体重,让BMI维持在18.5~24的理想区间。

另外,徐兆甸也提醒民眾要避免穿紧身衣物,以免增加腹部压力,也要避免大吃大喝、饭后立即躺下,睡前2小时别吃东西、喝过多的水及饮料。此外,民眾也要避免菸、酒,抽菸会减少下食道括约肌的压力,而喝酒则会刺激胃酸分泌。如有胃食道逆流,建议最好每年定期追踪胃镜看看逆流的等级有没有恶化,才是预防之道。

#食道 #胃食道逆流 #巴瑞特氏食道 #食道癌 #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