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是「世界爱笑日」,疫情解封之际,笑容也是脱下口罩后最重要的练习。专家表示,笑可以避免失智、忧郁,让身体自然放松、释放压力,建议各年龄层民眾,藉由无特定方法的「爱笑运动」,例如唱童谣、互看等,带出笑的动作,让笑变成自然的事。
联新国际诊所院长林颂凯约在10年前接触「爱笑运动」,他表示笑本来就是一种刺激,笑是让身体处于愉悦状态,刺激多巴胺、血清素的分泌,可以让我们身体自然放轻松,释放压力。对于失智症患者或是忧郁症患者来说,只要有一个外在刺激,就不会让走在负向循环中。
「爱笑运动是笑而开心,是笑而幸福」,林颂凯表示,民眾可以藉由唱童谣、互看等方式,进行简单的身体互动,自然而然地带出笑的动作,这样的运动不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他鼓励民眾多多参与「爱笑运动」,一起享受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快乐和幸福。
辅仁大学心理系主任、知名作家黄扬名表示,笑能改善心理状态、促进人际互动、增强身体健康、提升正面情绪感受。从心理学角度看「笑」这个动作,本身就能改变人的心情,释放多种正面情绪。
黄扬名表示,「爱笑运动」一开始可能是假笑,慢慢地笑久了就会变成真心的笑。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动作笑容或肢体动作伸展,会反过来影响心情感受,多做动作一开始帮助可能不大,但久了自然想做动作,就会自然改善状态。例如朋友劝架时,会把对方抱着,被压抑时就会冷静下来,变得没那么生气。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