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场监管局微信公眾号16日凌晨消息,针对大陆央视于国际消费者日《3.15晚会》曝光的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上海枫米实业有限公司涉嫌提供安徽粮商违法加工香精,混充山寨「泰国香米」情事,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高度关注,第一时间要求相关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调查。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连夜组织执法人员对涉事企业开展现场检查,问询工作人员,检查企业证照、仓库、票据、原料等情况。
经查,涉事企业经营范围主要从事鱼饵诱食产品生产,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等。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如查实其违法行为,将依法从严查处。
315是国际消费者日,大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在每年3月15日共同主办并现场直播公益节目《3.15晚会》,今年播出的是安徽寿县永良米业、合肥市香王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楚丰工贸有限公司等米粮企业出品的「泰国香米」或是「准泰国香米」,都是由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提供勾兑而来。而在广告宣传单时,用「泰子王」、或是带有「泰国茉莉香」的本地米等话术。规避刑责。
报导指出,安徽寿县永良米业的库房里放着一堆堆加工好的大米,外包装上写着「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永良米业刘经理说:「我们品牌就叫『泰子王』,我们这只是一个牌子,跟泰国米没有关系。」「我们从来不做进口。」「我们都是当地的稻子。」不是泰国香米哪个品种。
央视质疑,既不是从泰国进口的香米,那么永良米业宣称的「二代泰国香米」又和泰国香米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泰子王」只是他们注册的商标,「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实际和泰国香米没有任何关系,但消费者哪里知道这其中的门道。
央视报导,不仅是产地,一些泰国香米的香味也有蹊跷。在安徽香王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仓库里,堆放着数十吨大米,外包装写着「泰国茉莉香米」,原料产地泰国。公司负责人沈经理承认,这些大米同样和泰国香米没有任何关系。
香王公司和楚丰公司两位负责人都承认,他们的香精是从上海一个郭经理那里买来的。据报导,该家位于上海张江地区的香精厂,郭经理坦承合肥香王粮油、淮南楚丰工贸等多家米厂都从他这里购买香精。按照大陆前国家质监总局发布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生产者必须在取得生产许可后,方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央视透过政府相关机构官网查询,发现郭经理的两家公司,都没有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朗枫公司郭经理说,他生产大米香精已有多年,都是通过各种方式偷偷卖给老客户,郭经理非常清楚,加工大米不应添加香精。他让员工从库房拿来两种他们生产的大米香精,没有标明厂名厂址等,只是写着泰国香米、香米字样,郭经理说,两种产品分别模仿的是不同香米的香味。除了大米香精,朗枫公司还加工生产其他食用香精。
郭经理表示,大米的香精原料都是这个,Z打头的,这些有字母编号的都是原料。有些东西是为了避开环保,好多名称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名称。大米香精原料有几十种,他让工人拿来了其中两种原料,都被重新标注了代号,看不到原来的名称。朗枫公司就这样和一些企业将如此加工出来的香精添加到大米中。
郭经理说,空白包装,必须空白包装,不贴标籤没有任何问题,一贴标籤,万一桶卖出去了,怎么回事,大家都不好。早在2010年,《3.15节目》就对一些企业违规使用大米香精、加工假香米做过深入调查报导。十多年过去了,仍然有企业在违规添加香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