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IPCC)在昨(20)日发布第六次评估的总结报告(AR6)决策者摘要,报告指出,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已发生广泛而迅速的变化,有学者指出,在全球炙热化之下,1990年中后期出生的Z世代,将是人类面临全球最严重暖化的世代;也有学者说,我国现行2030减碳目标只有24%,应要提高至35%至40%才能跟上2050净零目标。
中央研究院环变中心人为气候变迁专题中心执行长许晃雄认为,本次报告有三个重点,分别是急迫、希望、挑战,随着全球温度上升,每一点点上升都会产生更剧烈的危害,当升温到最严重的情况,更可能突破临界点,导致气候会再也无法改善、翻转。
许晃雄说明,以当前的推估,不论如何2050年都很可能升温超过摄氏1.5度,但若能达到2050年净零排碳,在世纪末才可能恢復在升温摄氏1.5度内的地球环境,而在炙热化之下,1990年中后期出生的Z世代,将是人类面临全球最严重暖化的世代,不只要同时照顾自己、下一代,也要照顾受到气候炙热化衝击的长辈。
铭传大学都市规划与防灾学系副教授石婉瑜指出,气候危害不再是单一事件,而是复杂、连锁、系统性的复合事件,以更高频率的方式共伴发生在生活的周遭,且气候风险的分布不均,脆弱人口往往遭受更高的气候风险。总结报告指出高脆弱地区的人因水灾、乾旱、风暴等极端气候而死亡的机率,高出韧性地区15倍之多。
石婉瑜指出,报告中不断提醒,气候政策与行动要提升公平性和包容性,让受衝击的地方民眾参与气候决策并重视他们的声音,才能确保当前的行动不是牺牲了一部分人的权益,在做不公平、不正义的调适和减缓。
台湾大学气候变迁与永续发展国际学位学程兼任助理教授赵家纬说明,报告中不只谈原本减量路径的2030年、2050年两个时间点,这次报告也放入中期2035、2040年的净零目标,并特别强调已开发国家应该要增加减缓力道,达成净零目标。赵家纬指出,报告更要求工业国家,应提出2030年之后新一期的具体减量目标,但台湾目前提出的目标跟国际上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落差。
赵家纬分析,从这次的AR6报告来看,台湾2030年的减量目标,距离达成净零目标远远不够,如节能等需求面的政策力道不足,虽然大排放源多已承诺净零目标,但当前没有整合性政策规划来督促其提升2030年的短程减碳目标与具体投资措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