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之音报导,大陆官方21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首都北京的人口20年来首次下降,符合中国人口减少的总趋势,引发对中国经济展望的担忧。统计显示,北京居民数量到2022年底为2184万,减少了4万3千人。
最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报告说,北京死亡人数超过了出生人数。北京每1000人的死亡率升到5.72人,出生率下降到5.67人。网站公布消息说,「自然增长是负0.05 (每1000人)。」这是2003年以来人口的首次减少。
北京和其它中国城市是根据永久居民的人数统计出生率的,不包括移民人口。
报导引述维吉尼亚州欧道明大学(Old Dominion University)国际商业教授李少民(Li Shaomin)分析,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将对中国构成巨大挑战。」他并表示,生育率和死亡率是渐进和可预见的,政府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做出政策改变,减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的衝击。
李少民说,「所以真正的挑战是,中共如何优先并调配资源处理这个问题。」
北京人口下降符合国家趋势。大陆国家统计局1月宣布中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之前数据显示人口60年来首次下降。人口到2022年底为14亿1200万,减少了85万。
人口学家说,这表示长期人口下降的开始。他们还表示人口下降比联合国的预计提前了将近10年。联合国2019年预计中国人口将在2031年到2032年达到峰值。
中国人口下降基本是因为其长达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一般生育率1990年代以来降到人口替代率的2.1以下.这个数字2020年是1.30,2021年降到1.15.
中国人口学家10多年来都提倡废除独生子女政策,政府2015年停止了这个政策。政府最终在2015年允许夫妇拥有2个孩子,并在2021年允许有3个。
研究发现,日增的养育子女费用和缺乏福利提供是中国低生育率的主要原因。大陆政府近年来急迫地提高出生率,提供奖励,包括减税、儿童照料补贴、延长育婴假以及不鼓励堕胎,但没有多大成效。一些专家说,官员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是减缓人口的下降。
中国都市大部分年轻人都表示不愿意有孩子。去年对2万多年龄在18岁到25岁的都市女性的网上调查显示,三分之二有「低生育愿望」。
上海政法大学前副教授陈道银(Chen Daoyin)说,中国人口的负增长「不一定是坏事」。他说,劳工供应依然超过需求,中国工业产能不会立即受到影响。他说,「这不会有力量挑战世界秩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