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美国眾议院议长裴洛西访台,引发的中共围台军演,让台海动盪、兵凶战危,如今蔡英文总统出访过境美国,可能将再次与新任的美国眾议长麦卡锡在美国碰面,不同的是,美中台三方这几个月来,皆在记取去年八月的经验下,谨慎拿捏互动,既想要创造自身的政治突破,又要避免触及红线,在微妙的动态平衡中,避战、和平,成为三方最大的交集。
去年裴洛西访台引发的解放军围台军演,对美国、对台湾都达到震慑效果,一幕幕实弹射击画面,甚至有飞弹越过台湾上方的外太空,都让台湾、美国,甚至全世界都感受到大陆是「玩真的」。
抗中保台 到和平避战
如果说2020年1月的总统大选结果,是2019年的中共对台「习五条」,加上香港反送中运动,造就蔡英文的高票当选;那么2022年11月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则可说是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加上8月的解放军围台军演所造成。也就是2020年成功激起「抗中保台牌」,让绿营支持度飙高;2022年,则是因台湾民眾感受到战争就在眼前,「和平避战」成了主流民意,绿营因此大败。
这样的结果,对三方都有深刻启示。对美国而言,开始更认真推演中共对台动武的可能性,美国军方高层各种武统时间的「预测」甚嚣尘上,在这些推演中,也出现像是炸毁台积电、撤离工程师等「毁台」极端设想,背后反映赤裸裸的美国国家利益。
与此同时,美国也想稳住中美关系,就算多领域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至少能做到「斗而不破」,希望能与中共确保沟通管道顺畅,设好「护栏」,做好危机管控,避免出现误判导致直接衝突;最近更是出现白宫多次表态拜登想要与习近平通话,但遭北京冷对。
点滴善意 盼春暖花开
在两岸间,中共也做出了调整。北京在九合一大选后,改变宣传口径,反覆强调「四要」才是两岸民眾共同心声,即「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从国台办记者会、大陆全国两会,到国台办主任宋涛密集会见台湾各界人士的场合中,皆频繁出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岸民间交流的重启,也是在今年突然按下加速键。走过三年的防疫隔离,两岸往来终于解封,无论在海空航点开放、基层民间交流活动、或是台湾政治人物赴陆,都全面启动。从今年一月至今,民共双方一来一往,像挤牙膏式的一点一点释善意,也同时在观望对方,相互发球、接球,「春暖花开」成为最近两岸官员常挂在嘴边的高频词和共同期盼,这样的氛围转变,也符合民进党想要调整的「和平保台」
台美低调 淡化官方性质
在此之际,蔡英文总统的任期进入倒数,希望能在外交上达到一些政治突破或「歷史定位」,但有了去年八月的经验,台美都会忌惮若「玩太大」,将造成中共激烈反应。所以儘管美国新任眾议院议长麦卡锡要访台的传闻不断,但最终美台双方想到了个折衷的作法,也都有默契地保持低调。
台湾这边,外交部迟迟不证实蔡英文出访将会见到麦卡锡,直到出访前一天才公布行程,但在正式行程表上,对过境美国只字未提;美国方面也很低调,多次表示蔡过境美国符合美国的一中政策,也称过境不算是正式访问,属于「私人且非官方性质」。
前总统马英九在几乎同一时间段访问大陆,造成分属蓝绿阵营的中华民国前后任总统,同时分别访问中美的罕见情况,隔着太平洋相互牵动,也更加体现两岸关系镶嵌在中美竞争的结构中。
究竟蔡英文总统在4月5日回程过境美国时,会不会见到美国眾议院议长麦卡锡,现在成了三方的「胆小鬼游戏」(Game of Chicken),美台官方未把话讲明,保持低调想淡化政治意涵,大陆则是由外交部和国台办放话「坚决有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必将採取措施坚决回击」。
鹰派党媒 宣传远离战争
今年2月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率团访陆,见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寧,沿途到各省市也都受到高规格接待。参与该次访问的知名两岸关系学者赵春山事后私下直言,虽然此行受到高规格接待,但让他最有成就感的,其实是《环球时报》2月21刊登了对他的长篇专访,标题为〈让战争远离两岸中国人居住的土地〉。
要知道,《环球时报》作为大陆鹰派的指标性媒体,用了几乎全版的篇幅,刊登对台湾学者的完整专访,标题没有喊打喊杀,而是强调远离战争,显见这当中要传递的两岸和平诉求,有多么强烈。
民进党政府最近害怕的「疑美论」,源自「毁台论」,而「毁台论」又源于「武统论」,但「武统论」会发生,又源于台独碰触到中共底线。换个方向来表述,就是「若台独碰触中共底线,可能会让解放军对台武统,而美国为了不让台湾的台积电被中共夺走,若台湾真的遭中共拿下,美国为了避免高科技晶片技术落入中共手中,可能会不惜用炸毁台积电作为因应。」
民进党政府担心「疑美论」发酵,但若仔细思考推导,其实解方就在自己身上。无论是夏立言二月访北京,或是马英九此次访大陆,蓝营政治人物赴陆的目的,无非就是要传达希望两岸能够避免衝突。
中美正在设置「护栏」防范擦枪走火,两岸正在透过民间交流缓和两岸氛围,台美则是有默契地淡化蔡总统过境美国的政治意涵,避免过度刺激中共。「和平」绝对是美中台三方最大的交集和追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