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起电价调涨,内政部祭出诱因,分租套房装设智慧电表电价可冻涨。立法委员何志伟、郭国文、崔妈妈基金会今天上午召开记者会,质疑房东须同意装设智慧电表,揭露自己当包租公、包租婆,政策恐「看得到、吃不到」,要求台电主动装置智慧电表,并让房客查询用电资讯,内政部也应修改收取电费上限。

立委何志伟、郭国文、崔妈妈基金会今天上午共同召开「合理透明的电价是基本人权」记者会。(杨亚璇摄)
立委何志伟、郭国文、崔妈妈基金会今天上午共同召开「合理透明的电价是基本人权」记者会。(杨亚璇摄)

何志伟、郭国文、崔妈妈基金会今天上午共同召开「合理透明的电价是基本人权」记者会。台电为降低电价调涨对租屋族群的衝击,特别公告建议「分租套房类型的用户,向台电申请装设免费智慧电表,并接受台电节能辅导者,即使每月用电超过700或1000度,本次电价可不调涨。」

何志伟实测发现,现场申请须具备租赁契约、房东同意书,以及现场会勘。假如房东不同意,租客需自行填写切结书,未来相关法律责任房客自负,与台电无关,若房东不愿意,就没有办法装设智慧电表,呼吁台电应该主动装置,而非为难房客。

郭国文表示,智慧电表安装碰到许多问题,房东必须同意装设智慧电表,房东还要揭露自己当包租公、包租婆,政策美意恐怕会因为「租屋黑市」而造成租屋族「看得到、吃不到」。

根据主计总处2020年家户租用统计,普通住户共有800.9万户,住宅租用率为10.9%,推算有逾87万户为租户,再对照每户平均人口数2.8人,推估租屋人口数有逾245万人,意味全台约有8分之1人口都有租赁需求。

崔妈妈基金会执行长吕秉怡表示,从台电公布电价后,基金会就发现在网路上许多讨论甚至喊价,从1度电6元到7元、7.7元,都有许多案例,尤其是分租套雅房,用电匯总之后很容易跳级。

吕秉怡说,居住分租套雅房的族群又是社会上较为脆弱的一群,多是学生、年轻人、弱势家庭,应是政府优先关怀对象,上周某国营事业的员工来询问崔妈妈,他们派驻外地,事实上只是2元,结果房东收了5元,连基层公务人员都会碰到这样的状况,何况是其他一般民眾?

吕秉怡则质疑,用电资讯不透明,目前必须使用「电号」与「用电户名」才能在网路上查询电费使用情况,但就房客而言,这2个资料的取得皆十分困难。郭国文认为,房东可以查,房客不能查,权利义务不对等。

另外,何志伟指出,现行「住宅租赁定型化契约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第6点仅规定,收取电费「不得超过台湾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所定当月用电量最高级距之每度金额」,此规定反而变相默许将电费每度计价订定在台电电价当月的最高级距,不肖房东「把天花板当地板」,中间就产生价差。

何志伟认为,自2022年7月开始,电费帐单上「其他资讯」栏,已直接计算显示出「当期每度平均单价」,故内政部应尽速修改已不合时宜的法规,限定收取电费不得超过台电所收取该户当期每度「平均单价」。

台电表示,民眾用电资讯绝对是公开透明,这次700度以下不调涨,700度以上涨3%,但因为租屋族是分别很多户集会起来使用,若是住户申请换智慧电表,电价就冻涨,级距不受影响,但智慧电表为总表,并非个别电表。

台电认为,台电与房东有契约关系,与房客并无契约关系,如果开放租客查询电费,担心会有其他的人是否有特别目的去查询,台电并不晓得哪边有租屋族。

内政部回应,定型化契约规定房东电费收取不能超过台电订的最高级距,但关键在要怎么知道实际电价资讯,电价资讯可促进双方订立契约时有合理标准,做为参考依据,这个部分内政部跟台电来一起研究。

至于现行上限规定是否调整,内政部也认为,问题是分租套雅房牵涉复杂,包括电表设置状况及公共用电负担,如果用实际电费收取,要如何计算,将再邀请相关单位检讨评估。何志伟要求,定型化契约修改方向请内政部3周内回去研议。

内政部呼吁,根据定型化契约规定,租赁期间不能调整契约内容,即便台电电费有调整,房东不能单方要求调整电费收费方式,若有违反情况,房客可向地方消保单位提出改善,若房东不改善可依照消保法罚3万到30万,提醒房东不可以因为电费调涨,就要求房客增加电费。

#房东 #台电 #电费 #电价 #内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