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各国持续抛售美债,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未来新兴经济体货币将在全球货币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中国该把握好人民币国际化的「稳和进」,除持续推动在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交易中使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还可推动金融领域对外高水准开放,探讨数位人民币等作用。
根据美国联准会资料,截至3月22日的一周,外国官方持有的美国国债减少了760亿美元,至2.86兆美元,这是自2014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周降幅。
宗良在大陆《环球时报》指出,近期,资料显示美债遭受多国抛售,这既与美国金融市场风险增大有关,也是在俄乌衝突等事件中,美元频繁作为「武器」的结果。
他认为,银行风险在美欧蔓延是令美债被抛售、存款转移的重要原因。目前各国政府、投资者出于风险与安全考量,会适度降低美元乃至西方阵营货币持有比重。新兴经济体货币将在全球货币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发挥重要国际货币的公共产品功能。
宗良强调,大陆应进一步优化外匯储备结构、把握好人民币国际化的「稳和进」。优化外匯储备结构是未来方向,可以适当增持具有避险和抗通膨功能的黄金,我国近期也在持续购入黄金。但优化外匯储备的结构,也不是简单地对美元资产一减了之。要注意美元涨跌的迴圈周期,保持定力,不跟节奏,较好地处理外匯储备规模与人民币匯率变动的平衡。
宗良建议,笔者建议,一是拓展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和空间。如利用俄乌衝突和沙乌地阿拉伯与伊朗关系缓和带来的变化,推动在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交易中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和计价货币。二是推动金融领域对外高水准开放。建设流动性高、产品丰富的金融市场,鼓励持有更多人民币资产。三是与金砖国家等合作,共同探索数位货币、数位人民币等,在全球金融治理相关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