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面临缺药潮,卫福部今宣布成立「药品供应通报处理中心」,由卫福部长担任召集人,盼促进各司署的横向沟通。健保署也针对无替代药品的缺药品项提出应对措施,如厂商是因药价不敷成本而不再供应,就会召开会议重新核价。若非药价问题,则会交由食药署徵求专案制造或输入,相关措施即起上路。
健保署长石崇良表示,厂商如有可预期的缺药情形,必须在前半年通报健保署,由健保署进行横向联繫,针对缺药的品项寻找替代药。健保署目前设有5大机制,包括单一处理窗口、即时掌握缺药资讯、跨单位合作机制、不敷成本之药价调整机制、替代药品仍可申报费用,其中的「不敷成本之药价调整机制为近期缺药风波开始后,推动的新制。
石崇良说明,健保署设有单一的处理窗口受理问题,厂商如有预期的缺药问题,必须在半年前向健保署通报,并由健保署横向联繫食药署。如缺药的品项为健保所收载的1万4000多项药品,按照支付标准的要求,厂商未提早半年通报缺药,未来1年就不会再收载。如为200多项必要药品清单的药品,食药署则会处以6~30万元的罚锾。
厂商通报缺药后,健保署将检视是否有替代用药。石崇良表示,有替代用药者,健保署会透过健保VPN通知特约医疗机构。无替代用药者,则会了解不再供应的原因,如为药价问题导致不敷成本,健保署将召开专家会议及共拟会议,3月内完成新药价核定。
如非药价问题,健保署将回馈给食药署,徵求专案制造、输入。专案制造、输入的药品如与原来的药价相同,健保署将立刻核价,如不同,则会走快速审查的方式,儘快核价。
对于已经发生临时状况,而无法事先通报缺药者,石崇良说,会先判断有无替代品,如果没有,就会和食药署讨论紧急专案制造输入,回归到前述的既定做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