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听过「爱吃肉的人容易被蚊子叮咬」的传闻,不过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指出,这完全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事实上蚊子叮咬主要是受到体味、体温、二氧化碳、衣物顏色、血型等因素影响,另外人体皮肤表面的「羧酸」也是增加个体对蚊子吸引力的关键。
食药署在脸书粉专「药博士 正药说」发文指出,传闻说吃肉会让身体变成酸性体质,导致容易被蚊子叮咬,这其实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事实上蚊子主要是以化学和物理方式来寻找宿主,比如视觉、嗅觉、温度、湿度等,因此衣物的顏色、血型、体味、体温、二氧化碳等,都是会影响蚊子叮咬的因素。
皮肤科医师蔡逸姗也曾表示,蚊子能感受到50公尺内、体温较高者,所以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及孕妇,都是蚊子喜爱的「猎物」,另外汗臭味、香水味、深色衣服也对蚊子有极高的吸引力;而《医学昆虫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的研究则显示,O型血的人较容易受蚊子青睐。
食药署表示,还有另一个关键因素会吸引蚊子,过去有一篇研究指出,人体皮肤表面上有丰富的游离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和细菌代谢后,会产生许多不同气味的羧(ㄗㄨㄟ)酸,而个体皮肤上羧酸的丰富度与蚊子吸引力之间有关联。
至于不容易被蚊子叮咬的人,他们可能会散发出某种化合物,降低蚊子的飞行活力或吸引力,也就是说,他们的体表散发着天然的「防蚊液」,研究也发现,疟疾会藉由感染人类以改变人类身上的气味分子,增加人类对蚊子的吸引力,同时提高疟疾的传播率。
食药署也说,人体的酸碱度会维持在一定的定值,基本上不会受到饮食而有太大的改变;同时食药署也提醒,定时喷防蚊液,并穿着长袖长裤,才是预防蚊虫叮咬的不二法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