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能源局将在彰化县大城乡推动「彰化大城光电示范区」,画出339公顷「低地力」地区,儘管能源局表示徵求地主、使用人意愿,并非一体全变更,但仍引发不少民眾疑虑;不过有老农跳出来表示,一分地年收租约5、8000元,租给光电换算年收4万左右,要不是年纪大又没人接,谁想租给光电。
中央推动「彰化大城光电示范区」,也有民间业者想在芳苑乡的国有地农牧用地打造「光电城」,不少老农兴起种电热潮,国内农民平均年龄65岁,除了年事已高无法继续种植外,找不到青农承接也是老农「转换跑道」的主要原因。
现年68岁的农民蔡舜雄表示,自己在大城、芳苑等都有土地,依照季节、耕作期调整,种植多种水果、玉米、蕃薯、水稻等农产,种植面积将近2甲,政府释出台 17 线以西做示范区,目前他手上已经有4分地跟厂商签署合约将投入种电行列。
「有良田谁愿意种电」,蔡舜雄说,目前台61线往西的沙地都无法种植,政府开放高架桥61线往西可以往东不行,针对无法开垦种植的农地、旱地去种电,并非良田强迫拿去种电,且光电业者若没拿到农民的同意书,不可能把土地转租给业者,经济部能源局、县政府也不会同意核可。
蔡舜雄说,他签约的土地大部分都是沙地、下陷、土壤盐化等无法种植的土地,其余1甲多的土地他仍勤奋种着,将閒置土地投入种电,有政府把关、背书有何不可,农民也不是笨蛋,怎么会被政府牵着走。
蔡舜雄强调,他有听传闻什么污染影响等等,但这些能源局下乡说明会都说得清清楚楚,身边就有超过10位农民将投入种电行列,乡下年轻人外移严重,真的是年纪大「种不去」了,将自己閒置土地租出去给厂商增加收入有何不可,不然谁要养他们。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