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1号五股杨梅拓宽路段通车十周年,前交通部长叶匡时15日就在脸书上感慨,「在当时国工局长曾大仁的卓越领导下,整个工程花费584亿比原订预算882亿节省近300亿,工期则提前了两年三个月」,而17日叶匡时更接着爆出内幕,直言「当时国工局及得标厂商都将士用命,『日以继夜,全力以赴』,也是关键因素」,引发讨论。
叶匡时17日在脸书上表示,「之所以五杨高能节省近300亿经费,提前两年多完工的主因,当时的毛治国部长及曾大仁局长是关键人物」,叶匡时坦言,「五杨高是在扁政府时通过先期计画,马政府时完成环评及建设计画,接下来执行时做了以下的重要决策,才得以节省大幅经费并缩短工期」。
叶匡时点出,首先「五杨高架最后採12+2分标;12个主体土建标加2个配合标。较原先的30多小标分标,大幅提升资源调度效率,风险较易控制;对标价降低有帮助」;再来「基于赶工的目的,原先规划高架桥上构全部採用钢构;后经检讨,重新安排资源配置,改用3分之一的节块吊装,3分之一的钢构,3分之一的场鋳混凝土结构,大量的降低施工成本」。
第三,「中坜杨梅段採用结块吊装功法,首创由政府提供预铸场场地,大幅降低厂商风险,对施工成本控制帮助极大,因此标价降低」;第四「在用地取得的作业过程中,当时新北及桃园两地方政府,以专案方式协助,对缩短都市计划变更及用地公告时间,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前期时程缩短,发挥很大的效果」;最后「在设计阶段,就已经整合管线单位,将必须办理迁移的管线,纳入主体工程,併标发包。因此,在五杨高施工过程中,有效避免发生因管线迁移,所招致的期程延误」。
叶匡时最后更说,「当时国工局及得标厂商都将士用命,『日以继夜,全力以赴』,也是关键因素。现在政府将执行杨梅到头分的杨头高,希望执行单位能以五杨高为师,勿让不当政商利益藉入,再创公共工程佳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