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预期台湾去年第四季及今年首季GDP将连2季负成长,受消费成长温和復甦、出口衰退幅度减小激励,预期台湾本季起GDP年增率将有望转正。在出口成长转正、半导体去库存过程基本完成后,预计第四季GDP年增率将显着反弹至逾3%。
星展指出,台湾半导体出口正面临严重下滑,电子零组件业库存出货比已攀至多年高点,接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01年科技泡沫破裂期间水准。从歷史经验推断,预期此次半导体去化库存过程可能至少需3季才能完成,最快需等到第三季。
同时,中国大陆疫后重启的復甦尚不广泛,星展预期短期内可能不会为台湾出口提供有力支撑。认为随着下半年中国大陆经济更广泛復甦,将可望提振台湾的非电子产品出口,但对占总出口3分之2的电子产品而言,显着復甦可能仍需等待全球终端需求好转。
所幸,此次贸易衰退对台湾国内经济的负面溢出效应似乎有限。星展认为,在高速运算及电动汽车领域需求支撑下,半导体产业2024年盈利前景仍有可能改善。大型晶圆厂在目前周期性低迷时期仍继续投资尖端技术,以巩固产业领先地位。
消费方面,儘管通膨上升导致实际薪资下降,但消费者仍有余力动用过去3年在疫情期间积累的「超额」储蓄。在2019~2021年间,台湾家庭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率自21.8%上升至25.2%,储蓄率回落1%估计可释放约1000亿元台币支出,相当于GDP的0.4%。
此外,服务出口随边境重启回升,台湾入境访客人数自去年9月约7万人激增至今年2月37万人,5个月恢復疫前正常水准3成,其中占近5成的东南亚游客为主力。预期台湾今年总入境人数将復甦至7~8成,意味入境消费支出达100~110亿美元、占GDP约1.3~1.5%。
不过,星展虽认为台湾通膨已于首季触顶,但预期第二~四季可能维持2%高檔水位。鉴于经济虽正陷入技术性衰退,但通膨压力仍然显着,将2023全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预测从1.8%调升至2%。
星展指出,由于劳动力市场状况紧张、价格预期上升、以及疫后重新开放带动服务需求增加,台湾此次通膨呈现黏着迹象,核心CPI已连12月维持逾2%水准,为2008年以来首见。服务类项目通膨率也连12月维持逾2%,是近20年来首见。
由于食品与能源价格上涨,台湾消费者对此轮通膨感受较深,饲料成本上涨、禽流感疫情等推高食品价格的供给端因素持续存在。全球油价走势缓和已带动能源通膨回落,但迟来的4月电价调整,可能将进一步推高CPI约0.2个百分点。
金融稳定方面,星展认为台湾受近期欧美银行业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主因银行业总资产约6成为贷款,证券投资比重较低,而总负债8成由家庭和企业存款组成,对市场融资依赖度较小。整体而言,受惠总经净利差扩大,台湾银行业平均ROA及ROE已有小幅改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