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台塑化汽电共生机组破管,加上高温用电飙高,台电昨紧急动用用「需量竞价」措施因应,每度最高给到10元请工厂抑低用电,最终将备转容量率维持住7%,但今也遭立委质疑「怎么4月就开始缺电?」。对此台电急说明,需量反应措施行之有年,当遇机组无预期故障等突发事件时,可以相关辅助措施稳定供电,报价也有5、6元,并非每度都10元。
台电表示,需量反应措施自1979年起推动,行之有年,为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各国电业普遍採行的作法。台电持续推陈出新不同需量反应措施,例如需量竞价、时间电价、计画性调整用电措施、即时性调整用电措施等。
其中需量竞价是2015年推出,由用户提报愿意减少的用电自订回馈价格,与其他参与用户及台电发电机组相互竞价,得标后依约配合减少用电,可依报价下期扣减电费。
台电表示,当机组无预期故障等突发事件时,备转容量就是坐板凳待命的发电机组,昨(18)日是因民间汽电共生机组故障,除调度其他机组支援外,另外就以时间电价、辅助服务及需量反应等措施辅助,确保供电稳定。
但需量竞价因为以高昂价格收购频遭质疑,台电解释,并非每度电都以10元收购,依规定是每度「最高」报价可以达到10元,也有可能报价5、6元,台电会根据负载需求收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