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史托腾伯格(Jens Stoltenberg)日前表示,北约将寻求与中方就在军事领域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慧(AI)和其他破坏性技术的规则达成协议。大陆学者表示,相关规则不能由西方说了算,北约显然不是适合讨论该议题的平台,联合国应当对人工智慧在军事领域的使用承担起更多责任。

据北约官网18日消息,史托腾伯格当日在北约军备控制、裁军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会议上表示,「对于军备控制和我们的总体安全来说,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时期」,呼吁採取新的方法来应对新的破坏性技术的迅速传播。

史托腾伯格表示,我们决心为军事领域负责任地使用新技术制定一个共用的、通用的黄金标准,「在北约,我们已经从人工智慧战略开始了这一进程」,下一步将是与中方接触,不仅在这些价值观和原则上,而且还可能就负责任使用方面的一些规则达成一致。

「我们不把中国视为或评估为对手,但中国对我们的利益、对我们北约的价值观和我们的安全构成了一些挑战」,史托腾伯格直言,这使得与中方接触更加重要,「因为我们看到他们正在投资新的现代化军力、远程飞弹」。

对此,欧洲新闻网站Politico评论称,虽然没有直接向中方官员发表讲话,但史托腾伯格似乎在向北京传递一个无声的讯息。评论引述史托腾伯格的话说,作为一个全球大国,中方负有全球责任,并称北京将受益于军备控制协议的透明度、可预测性和安全性的提高,「北约是一个独特的平台,我们在这里与中国和更广泛的国际社会进行接触,以实现我们的共同利益」。

大陆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对大陆《环球时报》表示,在人工智慧和其他破坏性技术领域需要国际规则,「但不能由西方说了算」,需要有更多国家对此议题进行共同商讨。显然,具有价值观与政治偏见的北约不是一个适合讨论该议题的平台。他指出,联合国应当对人工智慧在军事领域的使用承担起更多责任,相信中方也愿意在联合国的平台上与世界各国展开磋商。

「史托腾伯格的言论再次暴露出,北约正在与美国密切协调,把目光从欧洲投向亚太,尤其是中国」,李海东表示,史托腾伯格「不将中国视作对手」的言论,无法掩盖北约已实质上成为美国实现全球战略的工具。他认为,北约「亚太化」的脚步正在加快,未来,北约向欧洲推销「中国威胁论」的频次预计会继续上升。

#北约 #史托腾伯格 #AI #军事领域 #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