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提到鸡皮疙瘩,多指受到惊吓或寒冷时,皮肤呈现一粒粒的像是被拔毛的鸡皮,但胸腔暨重症专科医师黄轩表示,实际上鸡皮疙瘩是一种皮肤疾病,全球发生率近50%,发生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也可能是因营养不良、身处压环境致内分泌失调。他表示,长期有此疾病会对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若因此病影响生活品质,应就诊皮肤科。

黄轩在其脸书粉专表示,许多研究发现,鸡皮疙瘩是人类进化过程的残迹,它是人类祖先在适应寒冷环境的防御机制,随着人类不再需要忍受严寒天气,此防御机制逐渐失去作用,但仍存于人类基因中。

他表示,鸡皮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根据研究,鸡皮疙瘩的全球发生率约40%至50%。发生原因有5种,包括遗传因素、乾燥皮肤、营养不良、紫外线暴露、其他因素(例如压力、缺乏运动、身处污染的环境、刺激性的护肤品)。

1. 常是一种名为「角质过度生长症」的遗传疾病。

2. 当皮肤缺水时,角质层会变得脆弱且易产生疙瘩,尤其是在低温、低湿度环境。

3. 缺乏维生素A、C、E、D等营养素,可能会导致皮肤乾燥、角质层过厚,增加此病的发生率。

4. 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中使皮肤过乾、角质层变厚,增加此病的发生率。

5. 其他因素:

(a) 过度的压力可能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引发皮肤疾病。

(b) 缺乏运动导致血液循环不良,而影响皮肤健康。

(c) 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会使得皮肤乾燥与敏感,而引发此病。此外,使用含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会破坏皮肤屏障,而引发此病。

#鸡皮疙瘩 #皮肤病 #基因 #营养不良 #内分泌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