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立委刘建国率领台湾癌症基金会、中华民国乳癌病友协会、台湾年轻病友协会、厚生基金会等13个癌症相关团体以及医药界专家代表共同拜会副总统赖清德副总统,恳请支持设立台湾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Taiwan multi-support Cancer Drugs Fund,简称 TmCDF),以减轻癌症家庭负担,同时递交联合请愿书。
赖清德承诺,台湾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到达一定程度,确实需要导入更先进的新医疗技术,身为总统参选人,一定会将成立癌症基金纳入选举政见当中;赖清德也分享过去他担任立委期间推动《癌症防治法》的歷程,以及实际参与国家公共卫生医疗政策拟订的经验,因此对卫生医疗领域深有感触。
赖清德认为,关键在于打造「健康台湾」,首要任务是提升国人健康;其次则是结合台湾本土生技与ICT产业优势,发展精准医疗;同时健保方面也应全面检讨传统化疗政策的给付效益。副总统有信心健康产业能成为台湾的另一座护国神山,让世界看到台湾的医疗水准,进而拥抱台湾。
针对癌症药品基金,赖清德深表支持,并指出政策规画重点应放在基金成立后的运作机制上,在参考他国制度的基础上,依据台湾社会自身特性进行调整;与此同时,也应提升医疗科技评估量能,透过分析真实世界证据以确认新药的实际疗效。
首位提案成立癌症新药基金的刘建国表示,癌症对国民健康的危害日渐加剧,倚靠健保制度本身已难及时回应病友的需求,癌症家庭为了求药需要四处筹钱、卖家产,彷佛回到健保前「有钱判生、没钱判死」的社会。
刘建国对于赖清德20年前力主推动癌症防治法感到相当佩服,期盼藉由赖清德过去在医界、政界的经歷,一同催生「台湾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的成立。
台湾癌症基金会副执行长蔡丽娟指出,癌症新药获得健保给付所需日数逐年恶化,病友等待癌症新药纳入健保平均为787天,即便获得健保给付,给付范围也仅涵盖30.4%的癌症病友,超过7成5的癌症家庭面临自费新药的艰难选择,形成医疗阶级化。显然现行健保体制已难满足癌友对新药新科技的需求,建立创新体制已是必然趋势。
中华民国乳癌病友协会理事长黄淑芳现场向赖清德提出三大诉求,包括呼吁政府应在健保体制外成立基金,提升癌症新药可近性;成立TmCDF是病友活下去的机会,不可剥夺;并请卫福部儘速完成「癌症防治法第16条」修订,保障癌友适切医疗权益;同时也呼吁政府评估由医院成立「基因检测门诊」的可行性。
台湾年轻病友协会副理事长刘桓睿则提出3大请愿,包括期盼卫福部能够履行承诺,儘速完成英国癌症药品基金制度的实地考察;提升医疗科技评估的量能与位阶;以及检讨如化疗等低效益传统治疗方法的给付效益,并恳请副总统支持TmCDF基金的成立。
台湾临床肿瘤医学会理事长赖俊良指出,台湾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与环境,然而给付政策却跟不上国际,确实应适时检讨现行制度,以连续12年高居国人癌症死因之首的肺癌为例,强化肺癌治疗亦是降低台湾整体癌症死亡率的指标,然国内对肺癌的诊疗却难跟上国际治疗指引,我们感谢健保对癌友的照顾,但也期待有好的政策让癌症治疗与日、韩等国同步。
台湾药学会理事长康照洲认为,国家药品政策已经到了需要改革的地步,政府应该定期举办全国药品政策会议,即时检讨药品政策;同时台湾应设立国家级医疗科技评估 (HTA) 专责单位,完善药物经济学与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才能有效对接大健康的国家政策需求。
台湾大学药学专业学院院长沈丽娟也认为,国家应儘速成立行政法人或专责智库,以进行完整的医疗科技评估(HTA)报告,接轨真实世界证据(RWE)的搜集与分析,才有能力支援未来的国家医疗保障体系。
长年于立院推动卫环优质政策的厚生基金会执行长陈柏同表示,修订癌症防治法成立台湾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已获得超过60位跨党派立法委员连署支持修法,国会过半数支持代表着需求急迫、民意强烈,希望赖副总统能够听见癌症家庭的心声,支持推动「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将基金的设立与启动期程纳入政策白皮书,落实国人期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