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因应法今年2月上路,授权环保署可与金管会合作「碳额度交易」,金管会则拟成立碳权交易所,对此,环保署署长张子敬今天表示,将优先处理国外碳匯事宜,至于国内碳匯是否也要在上面交易,则要视其目的,仍还与金管会讨论事宜。
张子敬表示,目前温室气体抵换的需求面较实质为环评开发案,或是未来企业未达自主减量目标、抵免碳费、降低排碳等需求,供应则有抵换专案,自然碳匯部分则农委会已建立方法学,并经认可,但程序要经第三方认证等严谨程序,目前拟简化小型供应源认证流程。
外界也关心碳交易平台进度,张子敬说,如果是环评需求,仍希望开发单位可以在现有的增量抵换平台上用合理的价格拿到需要的额度,至于碳交易所则可能针对ESG或供应链需求,目前优先处理国外碳匯,毕竟不是每间公司都有能力去国外购买,至于国内碳匯未来是否可在2平台上皆可交易,则还要与金管会讨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